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4
关玉衡秘密处决日本间谍
1931年6月25日清晨,内蒙古兴安屯垦区东北军的第三团防地突然闯进了四个可疑的人,他们都骑着马,左顾右看,有一个人好象还记录着什么。哨兵觉得可疑,就急忙向三连长宁文龙汇报,宁文龙得报立即带领几个战士前去盘查。宁文龙走近一看,这4个人中,有两个是日本人,一个是白俄翻译,另一个是蒙古人。
通过盘问得知,这两个日本人,一个叫中村震太郎,一个叫井杉延太郎。白俄人是翻译,蒙古人是向导。中村震太郎自称是“日本农学家”,进入中国东北进行土壤学调查。井杉延太郎自称是退役军人,跟着中村当助手。
宁文龙觉得,这个中村震太郎根本不像什么农学家,反倒像是个训练有素的日本军人。为了弄清他们的身份,宁文龙把4个人带回了团部。
日军参谋本部的间谍中村震太郎左和退伍上士井杉延太郎右
其实,这个中村震太郎是日本帝国参谋部的情报人员,他受日本参谋部派遣以“日本农学家”的身份来到中国东北,目的是“调查满蒙军用地理”情况,为侵略中国做准备。中村震太郎到达中国后,又伙同日本退役骑兵井杉延太郎,四处刺探军情。
经检查,中村震太郎等人除了携带军用地图、军用望远镜、三八式马枪和自动手枪等物品外,还带着许多文件和3本表册。那3本表册中,有两本分别记载着某些地方的自然情况和旗县人口、物产、军民分布等情况。更令人吃惊的是,第三本表册上面竟然清楚准确地记载着兴安屯垦区的兵力分布、枪炮种类和口径、官兵人数、将校姓名职务、部队驻扎地点、营房容量及坚固程度等内容。这些东西,无疑都是中村震太郎等人在中国从事军事间谍活动的铁证。
此时,兴安屯垦区公署第三团团长关玉衡正在外面执行公务,当他闻知抓了几个间谍后,便立即赶回团部,并亲自审问。审问开始时,中村震太郎以不会汉语为理由,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关玉衡又令部下改用日语审讯,可中村震太郎坚持说是来东北调查土壤,考察农业,研究农业发展方向的。
关玉衡问:“既然是考察农业的,为什么携带武器和军事地图,又收集军事情报?”中村震太郎虽然态度蛮横,但被问得张口结舌,无法解释他搞间谍活动的事实。
接下来,关玉衡开始审讯井杉延太郎,井杉延太郎很快就承认了自己是军人,是曹长,已经退役,到这里是给中村震太郎当助手,收集屯垦军情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