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7
何亮亮:1930年10月下旬,江西省内大军云集,这一次国民政府调动了十一个师外加两个旅共计十万余众,决心一举剿灭中共在江西的军事割据势力,蒋中正亲自为这次军事行动制定了作战方针,所谓长驱直入外线作战,分进合击,猛进猛打。
10月28号,蒋中正亲自下达了战斗命令,三路大军分八个纵队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企图将红军主力消灭于袁水两岸,在蒋中正巨大决心的激励下,各路进击人马纷纷叫嚣,所谓“擒贼先擒王”,欲将朱毛红军“聚而歼之”,一网打尽。然而就在蒋中正下达进击令的当天,红军内部还在为采取何种应策而争论不休。
其实,早在三天之前的10月25号,朱毛率领的红一方面军总部,就到达了江西新余的罗坊镇,根据收集到的报纸和情报,总部判定蒋冯阎的中原战事已近尾声,国军正在向红军包围而来,先头部队已经与红军一江之隔,形势万分危急,为此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行动委员,在当天在召开了联席会议,讨论应敌之策。参加会议的除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总政治委员毛泽东、总司令朱德等人,还有一方面的几员大将,黄公略、林彪、罗炳辉以及何长工。
敌人大军压境,仗该如何打,是在敌人的白区打,还是在根据地内部打,参加会议的人士众说纷纭,意见很不统一,根据敌情我情,毛泽东提出应该是东渡赣江,向根据地中心地带作“最后退却”,把敌人引到根据地内部打,毛泽东称之为“诱敌深入”。此计一出,便招来了反对之声。
红三军团的大部分干部都是平江、浏阳、阳新、大冶一带的人,不愿离开本区东渡,他们提出主张一三军团分兵两路夹江布阵。当然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诱敌深入会丢失大片的根据地,危害根据地人民对外产生不良影响,中共江西行委书记李文林就更激进,他提出执行李立三,进攻南昌、九江,会师武汉的指示,把白区去打,极力主张与敌人速打,迫使敌人转入防御。
毛泽东的提议得到了红三军团统帅彭德怀的支持,再加上朱德、黄公略等人的说服,各路战将总算是认可了“诱敌深入”这个计划。
11月1号,朱毛发布命令,各路人马依计行事,中共江西省行委也积极配合,做好群众坚壁清野的工作,四天之后,国共方面第一次大规模军事决战开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