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美西战争:美从“孤立主义”向世界大国崛起|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8

    19世纪美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是力图避免与欧洲大国的冲突,始终主要致力于大陆领土扩张。20世纪的美国则以争霸全球为目标,以充当“世界领袖”为己任。在从19世纪孤立主义向20世纪全球扩张主义转变过程中,美西战争是一个极其显著的历史界标。

    一

    大陆扩张是19世纪美国对外扩张的重点。当时美国对外扩张目的主要是在美洲大陆尤其是周边地区掠夺领土和开拓边疆。美西战争后,海外经济和文化扩张上升为美国对外扩张的重点,美国首次突破了固守西半球的地理限制,开始插足列强在世界各地的扩张和争夺,成了整体化和多极化世界中强有力的一员。

1.jpg

1898年缅因号在哈瓦那港口爆炸沉没

    到19世纪晚期,整体世界的诞生,美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实力的迅速膨胀,这些都推动了美国与国际经济政治联系的发展,刺激着它走向世界扩张舞台的欲望。随着时代的变化,美国各种新的扩张主义理论和思潮层出不穷,旧的扩张主义则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预示了其外交政策大调整时代的来临。在这一过程中,马汉通过提出“海上实力论”,一马当先地发动了一场反对孤立主义的宣传运动。在强调建立“大海军”重要性的同时,马汉断言:“没有一个国家,肯定地说,没有一个大国今后应当保持孤立政策”,面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美国必须准备保卫它在全世界的商业利益。1893年,一位美国参议员说:“在我们还是一个新生的国家时,孤立主义的政策很有益处,但是今天情况不同了……我们已有6500万人口,是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国家。为了我们未来的利益,应该放弃孤立主义。”麦金莱总统在演讲中宣布:“孤立主义已经不再是可行的和合乎希望的了。”西奥多・罗斯福则一再表示,希望美国人能够有“远大眼光”,担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与此同时,威廉・塔夫特、伍德罗・威尔逊、亨利・C・洛奇以及当时政界的绝大多数精英人物,基本上都反对孤立主义。在美国舆论中,各种反孤立主义的思想主张往往都被冠以“国际主义”、“全球主义”或“世界主义”等名号。在这场反对孤立主义的宣传运动中,布鲁克斯・亚当斯、安德鲁・卡内基等学界和财界精英也积极地参与其中。这些都表明,尽管对美国外交看法各异,但放弃孤立主义传统,转而谋求世界范围的扩张和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已经成为世纪之交美国精英分子们的共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