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红色战神”:二战苏联M30式122毫米榴弹炮|||“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8

    斯大林曾说过:“炮兵是战争之神。”在二战陆地战场上,炮兵是除了航空兵之外拥有火力最强大的。因此,苏联军队一直对炮兵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苏军的“大炮兵主义”众所周知。二战时期,在苏联红军引以为豪的大纵深战术中炮兵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苏军每一次大规模的进攻都是以预备炮兵火力的急袭开始的。在这一时期苏联红军装备的诸多火炮中,M-30式122毫米榴弹炮是中口径曲射火炮的主力。该炮为苏军师属榴弹炮,同时也装备炮兵师作为预备炮兵集中使用,甚至德军和芬兰军队也曾留用了不少缴获的M-30榴弹炮。今天我们就从这种火炮开始讲起。

    设计研发

    在上世纪30年代,苏联红军高层打算研制一种新型师属榴弹炮用以代替帝俄时代的M1909和M1910式122毫米榴弹炮。尽管后两者分别在1937年和1930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进,但还是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因此研制一种新型榴弹炮的任务就落到了苏军火炮设计部门身上。

1.jpg

M-30式122毫米榴弹炮全貌,M-30榴弹炮采用普通单筒身管,无炮口制退器,混合式摇架、复进机和制退机分布身管上下方。

    第一个拿出的样炮是KB-2设计局在德国工程师协助下设计的M1934式122毫米榴弹炮。

    此炮身管长度为23倍口径,最大仰角50°,水平方向射角7°。和早期的M1909、M1910榴弹炮一样,它采用固定式大架和笨重的木轮,虽然有缓冲机构,但牵引速度很低,只有10公里/时。其性能比起M1909、M1910火炮有所提高,但因为设计过于保守,方案很快就被放弃了。

    上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中央炮兵局也曾考虑过一种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这种口径的炮弹质量较轻,有利于提高发射速率,火炮的质量也能减轻。但是其威力要比122毫米榴弹小,而且一旦采用105毫米弹药,已有的122毫米炮弹生产线和库存的大量122毫米弹药就只能报废了。因此这种设想很快也被放弃了,设计方向重新回到了122毫米上来。

    终于在1938-1939年,有三种122毫米样炮拿出来了,它们分别是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U-2、莫托维利卡厂佩特罗夫主持设计的M-30和92厂卡拉宾主持设计的F-25。在这三种设计中,最先被淘汰的是U-2,该炮使用21倍口径身管,药室容积为3升,滑动式炮闩,战斗全重2030公斤。淘汰的理由是弹道性能不良,另外大架的设计也不坚固。相比之下,F-25的设计要优秀得多,其身管长度为23倍口径,药室容积3.7升,炮闩也是滑动式,其设计师格拉宾是二战苏军另一种主力火炮--ZIS-3加农炮的设计师。但最终中央炮兵局选中的是更折中一些的M-30式榴弹炮,理由是M-30火炮性能并不差,使用了更多现成火炮的技术,要比生产全新的F-25容易得多。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