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1
双方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两国关系的方向;正确对待和处理历史问题;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多层次、多领域、强制性的协商合作机制。
一对老冤家
法德可谓世仇宿敌。且不说高卢人与日耳曼人上千年的敌对、厮杀,仅从1792年普鲁士大举入侵法国、干涉法国大革命算起,150多年间,法德多次兵戎相见。特别是1870年普法战争和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国在70年间三次大规模交战,法国蒙受深重灾难。因此,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危害自身安全,是法国的传统国策,是法国外交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在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德国士兵参加德国第291歼击营驻扎授旗仪式
化敌为友的崭新一页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法德煤钢联营的“舒曼计划”,在一个超国家权力机构管理下,将这两个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实现融合,从而使法德之间的战争“不仅在思想上是不可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法国开始改变传统的对德敌对政策,迈出了在西欧联合的框架内实现法德和解的第一步。德国方面也显示善意。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在1949年11月发表“破冰解冻”谈话,强调法德“世纪夙怨”已不合时宜,“我决心要以德法关系作为我的政策的一个基点”。阿登纳欣然接受“舒曼计划”,强调煤钢联营的建立将“庄严地和最终地结束两国人民过去由于互不信任、竞争和利己主义所造成的彼此一再兵戎相见的状态”。
1958年9月,法国总理戴高乐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首次会面,以两国首脑会晤的形式正式确认法德历史性和解。会谈公报宣布:法德“必须永远消除以往的敌意”,强调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两位首脑还决定,两国在所有领域建立合作关系,两人之间保持密切接触。这次会晤揭开了法德关系史上化敌为友的崭新一页。
长期合作固定化
1962年7月,阿登纳总理对法国进行首次正式访问。同年11月,戴高乐正式访问联邦德国,受到几十万德国人的热烈欢迎。这两次访问在两国人民中间彰显了法德超越历史恩怨、化世仇为友邦的戏剧性变化。
1963年1月22日,《法德友好合作条约》在爱丽舍宫签字,将法德全面和解与合作以条约形式固定下来。条约规划了两国在外交、防务、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合作与协调的框架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外交政策的协调。“两国政府在就所有重大外交政策问题,首先是有关共同利益的问题,采取任何决定前,应进行协商,以尽可能采取相似的立场。”条约还建立一整套多层次、多领域的协调与合作机制,以确保友好合作条款的落实和长期合作固定化。两国首脑原则上至少每年会晤一次;三军参谋长或其代表至少每月会晤一次;青年部长至少每两个月会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