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1
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发生的争端目前仍未平息。这场起因于日本巡逻船撞击中国渔船的恶性事件导致两国关系出现严重危机,让不少人想起32年前发生的一起类似事件。当时正值中日谈判签署和平友好条约之际,突然发生的“钓鱼岛事件”险些让谈判夭折。
100多艘中国渔船出现在钓鱼岛海域
1978年4月,中国百余艘渔船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捕鱼,日本海上保安厅进行了有组织的拦截。4月12日上午,日方报道说东海钓鱼岛附近海域出现了很多中国渔船,称“共有108艘”。其中,16艘渔船进入钓鱼岛12海里范围内。日本巡逻船以中国渔船进入所谓的日本“领海12海里内”为由,要求中国渔船退出。而中国渔民则在木板上写出“这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有权在此作业”等字样进行抗议,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钟。此后,中国渔船多次进出钓鱼岛海域。
这就是有名的“钓鱼岛事件”。日本方面认为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采取这种大规模的宣示行动,而这一事件发生的一个背景就是中日正在商谈签署和平友好条约,不少日本政客借签约要求中国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
事实上,中日之间的非正式谈判在1978年2月17日就开始了,但直至3月结束,谈判都进展得极为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日本方面意见不一造成的。期间,日本一些敌视中国的国会议员甚至提出将“中国承认日本对尖阁列岛(即钓鱼岛)拥有主权”同签约一事挂钩。
3月23日,日本政府发言人在回答一名反对签约的自民党议员质询时表示,“日本(对钓鱼岛)享有控制权,没有必要和任何国家谈判它的主权归属。政府认为中方的主权要求没有什么意义”。3月26日,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说,日本的农林水产大臣同时也是日本右翼组织“青岚会”领导人之一的中川一郎声称,很有必要将钓鱼岛问题和中日友好条约问题联系起来考虑。4月7日,外相园田直和100名反对签约的自民党议员进行会晤,这些议员们特别建议将钓鱼岛问题的解决作为日中友好条约签署的一部分。这也成为“钓鱼岛事件”的导火索。
日本借机向中国施压
4月13日下午,日本外务省中国课课长田岛约见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一秘宋文,要求中国渔船立即撤离钓鱼岛海域,宋文严词拒绝,并强调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由于正值中日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时,日本一些敌视中国的国会议员公开提出要中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日本政府也借机顺应右派要求,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4月14日,日本外相园田直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推进肯定会受到此事的影响……我觉得是中国方面错误地判断了事态,中方认为这样一来会再开和日本的谈判。日本还有官员放话说,只要中国渔船“侵犯”领海事件得不到最终处理,就不能恢复条约谈判。甚至有人扬言要使用武力“立即拘捕来犯的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