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查理曼帝国的兴盛与分裂:成法、德、意三国|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2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12月25日),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曼(意为“查理大帝”)在罗马城的圣彼得大教堂参加“弥撒”。当他跪在神坛前面做祷告时,教皇利奥三世出其不意地把一顶象征罗马皇冠的金冕加在他头上,而在场的僧侣贵族都齐声向他欢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样,经教皇加冕,查理曼便由一个“蛮族”王国的国王,上承古罗马恺撒、奥古斯都、君士坦丁……的帝统,成为第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了。

    教皇为查理曼加冕这个历史事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有几个问题,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第一,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到这时已有三百二十多年了, 为什么查理曼还被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

1.jpg

    第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亦称“拜占廷帝国”)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之久(它直到1453年才灭亡)。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一向以奥古斯都、君士坦丁诸帝的继承人自居,认为对古罗马所统治过的一切地区都享有统辖权。为什么这时西欧却不承认东罗马皇帝有权统治他们,而另举一个“蛮族”王国的国王做西欧的皇帝?

    第三,“教皇国”是怎样产生的?教皇为什么要给查理曼加冕?

    第四,“神圣罗马帝国”究竟是个什么机构?为什么我们把公元800 年查理曼的加冕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开始?

    第五,查理曼帝国包括哪些地区?它后来分裂为哪三个部分?近代的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要解答以上这些问题,还必须从西罗马帝国灭亡谈起。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尔曼诸部族大迁徙和奴隶起义的浪潮中覆亡了。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西欧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终结和封建社会的开始,是古代和中世纪的分界线。在西罗马帝国的故土上,出现了一系列的“蛮族”王国:西哥特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在非洲西北角建立了汪达尔王国,东哥特人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了东哥特王国,法兰克人在高卢之地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布艮第人在高卢东南的隆河流域建立了布艮第王国,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不列颠岛上建立了一些盎格鲁-撤克逊小王国。不过,历史是不能截然割断的。在这些新建立的“蛮族”诸王国中,古罗马的影响仍到处可见:拉丁文仍旧是官方和社会上通用的文字,古罗马的遗民仍保持着旧日的风俗习惯。而在西罗马帝国的行政机构瓦解后,以教皇为首的罗马天主教会就越来越多地具有世俗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行政府的职能。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