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0
“七七”事变,日本拉开了全面侵略中国的序幕。“1937年,鬼子进中原,先夺卢沟桥后占山海关。鬼子放大炮啊,八路军就拉大栓,瞄了一瞄准,打死个翻译官,两腿一蹬就上了西天……”歌声回荡在院落中,78岁的高大章老人唱起这首歌,仿佛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在他的记忆中,白草洼全歼日军骑兵队永远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辉煌
的一页……
少年侦察员 蓟县探敌情
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却有着极不平常的一段经历。1940年7月,刚满14岁的高大章与老侦察员杨泽一起混进了日军占领下的蓟县县城。如果日军知道这两人是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派来的侦察员,一场全城戒严恐怕是在所难免了。
包森(1911~1942,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蒲城人),一个令当年侵华日军闻风丧胆的名字。1938年夏,从延安抗日大学毕业的包森随八路军四纵挺进冀东。四纵西撤后,他率200余人留在遵化、兴隆、迁安一带活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1940年春,包森率部队到达盘山,成立盘山地区八路军政治处,训练军政干部,开辟盘山根据地,担任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并亲任新组建十三团团长。正是这一年,苦孩子出身的高大章加入了包森的队伍,由于机警伶俐,不久就担任侦察员兼包森的警卫员。
“1940年夏天,包司令员率领的十三团与十二团各一部准备向平谷一带运动,在蓟县营房联合村驻扎。当时蓟县城内到处贴有'皇军一万,增兵蓟县'的大标语,为了弄清到底敌人有没有行动,我和老侦察员杨泽被派往蓟县侦察,然后决定行军路线。”高大章告诉记者。进城的当天(7月27日)正好赶上大集,所以没费什么劲儿,两个人就混了进来。大街上并没有大战前的紧张气氛,三五成群的伪军在街上闲逛,而鬼子兵把三门扫荡用的重武器---山炮也拉进了警备队。从敌人的表现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军事行动。
侦察一天后,两个人顺小道来到县城边五名山的一座废戏楼休息,早晨起来,又爬到一座山头上向蓟县眺望。突然,他们发现从蓟县向这边来的土路上尘土飞扬,一队有70多人的日本骑兵由远处向山脚下进发。看到这一情况,两人没敢耽搁,一路小跑赶回司令部。
包森下决心 要灭骑兵队
接到高大章送回的情报,包森与分区参谋长曾克林两位指挥员先是一愣,然后盯着作战地图沉思许久。
“人数上我们占优,但武器配备上却没有优势。战士们每人仅有20发子弹,手榴弹数量少,而且威力小,杀伤力差。我们的步枪多数为濒临淘汰的“汉阳造”和“老套筒”,射程近精度不准。如果与这么多武器装备精良、作战同样勇猛的日军骑兵开战,还是头一次。当时包森捶了一下桌子,嘴里嘀咕了一句'打个兔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