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被夸大的丰岛海战战绩:“济远”用尾炮击退日舰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3

    尾炮退敌说的由来及其影响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军舰在朝鲜南阳湾外的丰岛附近海域不宣而战,对从该处经过的中国舰船发动突然袭击,揭开了甲午战争海上战场的序幕,史称丰岛海战。这次海战,中国方面的“广乙”号鱼雷巡洋舰遭受重创后自毁,“操江”号运输舰被俘,租用于运兵的英国商船“高升”号被击沉,只余下“济远”号穹甲巡洋舰只身而返,可谓损失惨重。但是战后中方的公文中,对于海战失利的详细情形,以及海战中“济远”舰挂白旗、日本海军旗而遁等负面消息却大都作了回避和低调处理,反而突出提起了一件多少具有些传奇色彩的事情,即“济远”舰在退离战场途中曾用尾炮重创、击退日本军舰的事迹。

1.jpg

清北洋水师“济远”号巡洋舰

    舰船上最直接的记事档案是航海日志,有关“济远”舰在丰岛海战中的作战情况如何,最原始的史料也就首推该舰的航海日志。令人诧异的是,甲午一役后北洋海军各舰的航海日志类档案大都无从查找,唯独“济远”舰的航海日志却部分保存了下来,更为特殊的是,北洋海军舰船的航海日志都是按月制作成簿册以供记,而流传的“济远”舰航海日志仅仅只有几页,又偏偏刚好是1894年7月25日、26日丰岛海战事发两天的日志,可谓是巧之又巧。在7月25日海战当天日志的记事部分里,使用很大篇幅提及了海战中的一个战斗片断:“十一点,见倭船又来追赶。十二点,赶到,在我船之左。我船后台开四炮,皆中其要处,击伤倭船,并击死倭提督并官弁数十人。彼知难以抵御,故挂我国龙旗而奔。我船舵楼已坏,故亦不追赶,定向回威”。从这段内容便得到了这样一个信息:1894年7月25日的上午11时日本军舰追击“济远”,12时迫近“济远”,“济远”舰尾炮连续4次击中日本军舰的要害,并击毙了舰上的提督军官等数十人,致使受伤后的日本军舰挂中国龙旗而逃。由于己舰的操舵装置发生故障,“济远”舰没有进行追赶,而是乘势回航威海。有关“济远”舰用尾炮击退追敌的事迹即由此轮廓初具。

    丰岛海战之后,“济远”舰于7月26日清晨回到威海,由于当天下午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主力外出巡弋,来不及就丰岛海战情形进行调查汇报,于是“济远”舰管带方伯谦遂直接向北洋大臣李鸿章作出了报告。除简要叙述海战的经过情形外,更着重提起了尾炮退敌一事,称“……午时我船整理炮台损处,倭船紧追,我连开后炮,中伤其望台、船头、船腰,彼即转舵逃去。”内容与7月25日的“济远”舰航海日志所载大同小异。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