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1
“孔夫子!”1980年,电影《庐山恋》中,张瑜在郭凯敏的脸颊上留下轻轻一吻,掀开了中国爱情电影的新篇章。继“十年特殊时期”时代10年8个样板戏之后,中国人在大银幕上迎来他们心中久违的浪漫爱情,《庐山恋》成为当时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时的花样女孩已为人母,同她当年一样,女儿也陷入爱情的漩涡,徘徊在两个迥然不同的男人中间,现代人的爱情观就在这一波三折的情节中真实呈现。这便是2010年上映的电影《庐山恋2010》所要演绎的故事。当年的主演,今天的导演张瑜如此述说自己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三十多年后,我依然想用‘纯真’二字来讲述现代爱情。虽然现在的年轻人面对着恐婚、裸婚、逃婚等各种各样的婚姻困惑,但是他们对纯真爱情的追求没有变。”显然,“纯真”是衔接这三十多年的一条红线,在这条线上串了一长串的名字。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有吻戏的爱情电影,1980年版的《庐山恋》让国人如痴如醉,对它尺度大胆,思想不健康的批评并不能妨碍其成为影史上的经典。庐山位于牯岭的电影院索性改名叫庐山恋影院,每天循环上映的只有这一部电影,居然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永恒的只能是经典。爱情同死亡一样,原本就是永恒的话题,哪怕表面上受到政治、社会的束缚,最终也能冲破一切障碍,回归人性的本真。
在一个略有些炎热的傍晚,本刊专访了《庐山恋》女主角张瑜,这位昔日的金鸡百花双料影后用委婉优雅的声音,再次带我们回到那个纯真而又复杂的年代。“海峡两岸还没‘三通’,你们就已经通婚了?”
1979年夏,江西九江作家毕必成住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招待所,参加一个剧本修改。这期间,他利用空闲时间写出了《庐山恋》。因为之前已经酝酿了很久,这个本子写得很顺手,花了五天时间剧本的初稿就诞生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毕必成见到了上影厂的老导演黄祖模,他鼓起勇气将《庐山恋》推荐给黄导演。黄祖模说他这几天正参加一个创作会议,没有空,过两天再说。当时的毕必成还没什么名气,以为这不过是推托之辞,心里没抱一点希望。谁知两天后,有人敲门,开门一看,黄祖模气喘吁吁地说:“你不是有个剧本给我看吗?”毕必成心里一热,马上把剧本给了这位言而有信的老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