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时事评论 >

热门推荐

德国:差距太大 安倍访拉美没中国“大方”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9

  在整个世界,拉美经济几十年来都是一个奇葩,根源还是在发展模式上。

  二战之前,拉美国家是全球橡胶、石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的主要供给国。但拉美诸国不满足于这一定位,也不知道受了什么经济思想的蛊惑,开始自给自足内向发展。这跟咱们亚洲国家以劳动力作为出口的模式来说,大相径庭。
  这种模式,就是拉美国家设置高关税阻挡国外工业制成品进口和销售,进而以内需来扶持自身的制造业发展。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拉美的国内消费能力太弱了。
 要知道,中国在外向型经济开放30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才开始考虑经济转型进口替代的问题。拉美在高关税、低消费、企业竞争力低下、低生产率的情况下走这条路,走的是乱七八糟。拉美这些国家工业制成品的严重供不应求,消费品价格居高不下,进而消费能力进一步被遏制,企业难以发展,这形成了死循环。就像委内瑞拉在去年通胀最高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了卫生纸、牛奶、食用油等基本生活物资的短缺。

  要是有这种困局,一般的国家估计都会考虑转型为外向型经济。不过拉美没有,他们的想法是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生产力打破供需矛盾。这样做缺少一个初始的推力,就是没钱。国内消费低迷导致政府没有钱进行生产力改造。

  上世纪70年代,石油美元泛滥的日子,这些美元到处寻找借方。于是,拉美开始被诱惑着举债,这种外债举着举着就举出问题了。上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严重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进入失去的十年。拉美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过度借外债来搞投资,而非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借外债还不上了,政府财政赤字大了,只能是快速发行货币,所以拉美的通货膨胀总是很高,全世界罕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