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6
一切都在按照武则天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与此同时,高宗的病情也在无可挽回地恶化着。
二
当年七月,原定将于十月举行的嵩山封禅,因天子的健康问题而不得不推迟到次年正月。
八月,高宗紧急下诏,命留守京师长安的太子李哲赶赴东都洛阳。表面上说是为下一年的封禅大典做准备,实际上是因为高宗的病情已经不容乐观,所以他必须让太子守候在身边,以便随时接班。
趁太子离开京师的机会,武则天又以高宗的名义下令,由李哲的儿子、年仅两岁的皇太孙李重照留守京师;刘仁轨为副留守,辅佐皇太孙。让一个八十多岁的宰相辅佐一个两岁的婴儿,如此绝妙的组合恐怕也只有武则天想得出来。假如在此期间京师出了什么乱子,真不知道这两位该如何应付。武则天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想把刘仁轨钉死在长安,以便她能够在洛阳大展拳脚。
十月,高宗和武后从东都起程,前往嵩山脚下的奉天宫,看上去似乎是为了筹备三个月后的封禅大典,可一到奉天宫,高宗就因病势沉重而取消了嵩山封禅的计划。
十一月初,高宗的病情再度恶化,眩晕越来越严重,到最后甚至出现了失明的症状。御医仔细观察了高宗的症状后,马上作出诊断:“风毒上攻,若刺头出少血,则愈矣。”御医话音刚落,珠帘后就立刻传出一声怒叱:“此可斩!天子头上岂是试出血处耶?”
毫无疑问,珠帘后的人就是武则天。御医当即吓得面如土色,不住地叩头谢罪。这时,高宗发话了:“医之议病,理不加罪。且我头重闷,殆不能忍,出血未必不佳。”武则天闻言,只好悻悻地闭上了嘴。御医战战兢兢地针刺高宗头部,片刻后,高宗果然发出一声惊喜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