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89
我们常说的日本刀,日本人自己称为剑。在日本剑道中,剑法一共有九招:唐竹、袈裟斩、逆袈裟、左雉、右雉、左切上、右切上、逆风、刺突。这些看似花里胡哨的招法,其实不外乎这几下:当头直劈、斜劈、横扫、下撩、前刺等几个基本动作,但配合起锋利的日本刀,单兵作战起来,威力就大了。
和戚继光同时代的武将何良臣就不胜感慨:“日本刀不过三两下,往往人不能御。”晚明武术家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语器》中的一段描述最为精到:“其人率横行疾斗,飘忽如风;常以单刀陷阵,五兵莫御。其用刀也,长以度形,短以趋越,蹲以为步,退以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豕突蟹奔,万人辟易,真岛中之绝技也。”
中国古代没有双手握刀法,明代官军的刀都是短刀,就算长枪也是木头把,很容易被一砍两段。冷兵器的近身格斗很是凶险,当然不会像电影、小说里那样翻来滚去大战几百回合,日本刀的长度、锋利度和双手握刀的手法,都足以瞬间定生死。
不过,日本刀再锋利,刀法再神奇,都是表面。明代的官军不是输给日本刀,而是输给倭寇“每战,辄赤体单列,提刀突前”的剽悍勇武。对此,明朝人又何尝不知:“倭性好杀,无一家一人不蓄刀者,童而习之,壮而精之。而我堂堂天朝,一统之盛,礼陶乐化,偃武已久,民不知兵欤,遇小丑遂若强敌。”
要战胜强悍之敌,只有一种办法:比他更强悍!
2. 张公一斧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一股上千人的倭寇自闽东杀向闽北,一路洗劫了寿宁、政和两县,于十二月初逼临松溪县。
见倭寇势大,县令王宾首先写信求和,称愿意纳粮米银两,请求退兵——这是地方官的无奈,没有官军保护,只有几十个衙役的小小县令有什么办法保境安民?很快倭寇的回信来了:限令在一周内,献白银万两、骏马两百匹,如有延误破城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