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6
《宋史》: 云,飞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飞征伐,未尝不与,数立奇功,飞辄隐之。 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 死年二十三。
从上面的两个记载,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宋史》的内容出自岳珂的《金佗粹编》,岳云12岁的孩子竟然在战争中数次立“奇功”,奇功不同于一般的功劳,他一个12岁的孩子是怎么办到的?是在那次战斗中有这个表现?最妙的是,岳珂不说是哪次战斗大大的帮助了张宪,只是模模糊糊语焉不详的大吹特吹。张宪的大捷,真是笑话,张宪的哪次大捷呀?岳珂更是不提供什么证据,这种“史料”怎么可以看成信史?但是,近千年来,儒教弟子们就是把岳珂的胡言乱语当成了信史。真要比较,就应该将岳云的功劳和所得封赏,与同期岳家军将领作横向比较,是否岳云真的“第一”。相反,有史料表明,岳飞参见皇帝时,为岳云辞官,有岳云寸功未立的评价,岳云当时16岁。此外,参见我的“岳飞北伐失败的5。5个原因”,什么岳飞500破10万,都是岳珂编造的,有的岳家军战绩则是在夸大。
岳飞的臭事还有很多,比如,抗金将士付庆不过改换门庭,岳飞就把他杀了,而岳飞自己却曾经私自脱离战场和另投他人。才杀掉人家金兵500人,就欺骗皇帝说杀的金人横尸遍野,岳飞镇压农民起义杨么。韩世忠,岳飞,杨家将等等,整个宋朝就是靠欺骗过日子。当然,秦桧奸臣也是岳珂这些儒教弟子制造出来的。
再看看宋史专家邓广铭怎么说的,他曾经是宋史协会主席,《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 序言》,“岳珂之生上距岳飞之死已及四十余年,而其执笔写此传记之时,上距岳飞之死则已近六十年。不论岳飞的部属或友辈,全不会犹有存者,调查访问自无可能。特别是岳飞渡江南下的一段历史,更莫可踪迹。然而岳珂却充分驰骋其孝子慈孙的用心,全凭想象而把这一大段空白进行了详细的填补。但他对其祖父早年之因家境贫寒而曾一度到邻县安阳的大户韩家作庄客,却讳莫如深;对于岳飞早年曾娶妻刘氏,并曾先后生了岳云,岳雷二子,在岳飞离乡南渡以后不久,刘氏却又改嫁了别人等事,岳珂必都知悉,而他却也引以为家门之耻,同样讳莫如深……尽管岳珂所作传状有很多不尽不实之处,千百年来的读史者却把它奉为信史而加以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