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原文化部代部长:周总理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7

  13岁时在家乡河北唐县参加妇救会的王昆,因为一副好嗓子,1939年被吸收进“西战团”。1944年在延安,活泼的小姑娘王昆到组织部去玩,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正和彭真一起散步。王昆的三叔王鹤寿之前已经参加革命,邓颖超看到王昆乐呵呵地说,“哎呀,侄女长得这么像叔叔”,周恩来就主动和王昆打招呼,自然而亲切。

  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让王昆一下子成了名满延安的“喜儿”。王昆清晰记得当年4月28日在中央党校大礼堂首演,刚演完,打着赤脚的她正泡脚盆子洗脚,周恩来来了,“大家围着他说话,他说戏很好,但还要不断改进,变得更紧凑”。后来王昆从张瑞芳那里得知,周恩来在重庆提到这出戏时,说“延安最近演出了一台戏,感人至深,许多人看后都忘不了”。王昆一直牢牢地记着周恩来的这句评价,看作一辈子的荣耀。

  “那时候见领导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人和人的关系非常近,也很自然。”到了联欢会上,毛泽东、周恩来总会和大家跳跳舞。年纪最小的王昆几乎总是第一个被周恩来邀请,“他喜欢和我们拉家常,比别人还要亲近些”,周到的周恩来总会把在场的每位女士都请到。

  他们的大儿子周七月,因为对当时形势不满,带着“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和“叛国”的罪名坐牢九年半,两次被判死刑。1976年1月8日晚上19点多,当“新闻联播”里哀乐响起,正在河北衡水劳改队的周七月感觉当头棒喝,“完了,全完了,国家也完了,我也完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