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9
这之后,蒋经国先后做过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家重型机械厂的技师、助理厂长,以及当地《重工业报》的主编。1935年,蒋经国与这家工厂的女工白俄罗斯姑娘芬娜(后改名蒋方良)相恋、结婚,同年12月生下长子蒋孝文,次年得一女蒋孝章。
1930年,蒋经国曾有一次机会回国。那时,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军政大学毕业。校方在他的个人档案里如此评论:“非常聪明、忠诚,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蒋经国的表现太好,以至于惊动了斯大林。斯大林指示苏共中央有关部门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商议,准备把蒋经国派回中国,参加中共领导的红军。但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拒绝了斯大林的建议。
“西安事变”促使蒋经国回国
在苏联的每一天,蒋经国都未放弃回国的努力。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他曾经通过一个名叫陈甫玉的华侨带信给蒋介石。遗憾的是,陈甫玉在距离中苏边境只有几里的赤塔被捕。
与此同时,思子心切的蒋介石也在想办法把蒋经国营救回国。他在1934年2月13日的日记中说,“今日者母亡家破,子散国危。若不奋勉,何以对先人?何以见后嗣?勉之!” 8月15日的日记中说,“近日病中,想念两儿更切,甚望其能继余之业也”。
1936年12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在这之后,共产国际负责人季米特洛夫致电中共中央,主张“用和平方法解决”。12月19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蒋介石两次见周恩来时也答应,只要红军听命国民政府,接受统一指挥,他“不单不进剿,且与其他部队一视同仁”。国共双方“一笑泯恩仇”,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标志,展开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
“西安事变”发生戏剧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苏关系。苏联当局对蒋经国回国的态度也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1936年11月上旬,苏俄驻华大使通过第三者向蒋经国传达,“经国可以回国”。1937年3月10日,季米特洛夫把蒋经国叫来莫斯科。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向他表示,他很快就可以回到中国,但首先要写一个声明,保证回到中国后不跟中共作对,也不能站到托派一方。3月25日,蒋经国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领取护照,向蒋廷黻大使辞行。同日,季米特洛夫邀蒋经国到自己家里,对他说:“请转告令尊蒋总司令,共产党已经诚意决定和国民党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