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揭秘:对康雍乾时代的所谓盛世再认识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3

  雍正进一步加强的秘密奏折制度,也是君主独裁专制发展到顶峰的产物。这种遍布全国的密报网,有效地控制全体臣民,并使官吏们彼此防范和互相戒备,大家都诚惶诚恐地为皇帝效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正是中国历史上称之为“盛世”的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就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康雍乾盛世,却同时给后代子孙留下了一份落后挨打的历史遗产。

  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社会里,因文字触禁而获罪,或执政者藉文字罗织罪名以清除异己,史称文字狱。文字狱在明清两代都曾一度盛行,而以清代康雍乾三朝最为频繁,最为严酷。

  乾隆朝的文字狱,打击对象竟至扩大到没有正常思维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以灭绝人性的酷刑——凌迟、杖毙,处死缺乏清醒意识的疯汉。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数量之多,罗织之奇,用刑之酷,均大大超过康雍两朝。

  康雍乾三朝皇帝都以稽古右文自我标榜,也确实在文化上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如编纂大型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达到登峰造极的一个皇帝,在编辑《四库全书》时销毁删改大批珍贵的典籍,销毁规模之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也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天灾或人祸。乾隆皇帝大搞文化专制主义的时候,正是西方各国大兴思想解放的时候,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经济学说纷纷涌现,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1748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1762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都是这个时期问世的。他们以自己的学说,建立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体系,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而这时的中国,仍在沿袭八股取士制度。作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是科举必考的内容。科举制度造成知识分子非孔孟之书不读,并以孔孟之是非为是非,以孔孟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不能有任何独立思考。他们没有睁开眼睛看世界,还自以为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已经充分掌握了治国平天下的本领,不需要用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中国皇帝的权力受之于天,“天朝统驭万国”,是“天下共主”,外邦均被蔑视为“夷”。乾隆致英王的外交文书,便称为“敕谕”,皇帝自称为“朕”,称本国为“天朝”,文书一开头就是“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这种外交体制与17世纪以来的国际环境是完全不适应的。

  乾隆皇帝在一件外交照会(当时称为“敕谕”)中,留下了一段传世名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当他正陶醉在天朝无所不有的迷惘中时,马戛尔尼带来的礼品中,就有中华大地所没有的东西,如:大型天文地理仪器、钟表、带支架的燧发火枪和新型船只模型。这些东西代表了英国当时的科技成果,代表了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