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3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天朝无所不有,代表了清初几个皇帝的普遍心态,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这种心态,使他们不可能睁开眼睛看世界,甚至是送上门来的西方物质文明也不屑睁开眼睛看一看,更不用说学习和超越了。火药,本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骄傲,到明末西洋火炮传入中国后,它的威力清初帝王是领教过了的。到乾隆时,西洋火器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黑色火药大有改进,并发明了燧发火枪。几十年后,中国就被新一代的洋枪洋炮打败了。
从“天朝无所不有”到“师夷之长技”,这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大胆否定。要承认“夷”也有“长技”可“师”,确实是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跃。但这个认识主要是从战败中得来,对战败的认识又主要归结为武器不如人,因此向西方学习是从学造洋枪洋炮开始的。
清朝皇帝及其大臣们长期在封闭的状态下生活,对于世界上早已形成的一些外交惯例懵然无知,而又突然一下子被卷进了陌生的国际社会,以致在与西方国家接触中多次举措失当。清初海禁极严,互市仅限贡舶。海禁开后,仍对进出口贸易实行极严厉的限制政策。海关税制极不合理,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朝野上下缺乏国际贸易竞争意识。税则混乱,陋规几十种,海关人员层层中饱。虽然如此,海外贸易仍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长期保持巨额出超。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出口货物品种繁多,货源充足,特别是许多传统产品在国际上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如丝、茶、瓷、漆等。当时中国的外贸产品蕴藏着巨大的竞争能力。中国也很需要购进国外的许多产品,如银、铜、火炮、火枪等等。假如清政府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就可以充实国家财力,改善自己的国防从而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实力地位。
大约在雍乾之际,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第一个实现机械化的行业是棉纺织业。棉纺织业用机器代替手工操作。蒸汽机的发明和不断改进,解决了大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使工业生产如虎添翼。1785年(乾隆五十年),英国建成了第一个蒸汽机制造厂。
假如我们横向作一比较,康雍乾三朝正是中国落后于西方并使差距日益扩大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