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5
蒋夫人是个完美主义者,演讲稿经常一稿数改,甚至多达七、八遍,使得海德公园和白宫的打字小姐不胜其烦。
1943年2月17日,宋美龄一行自海德公园搭乘火车于下午5时10分抵达华府联合车站,车站内外万头攒动,挤满欢迎人潮,车站大厅亦布置了欢迎蒋夫人的各种旗帜和装饰品。驻美公使刘锴于下午三时余始接到白宫电话,告以罗斯福总统夫妇将亲自到车站迎接,刘锴再通知美东华侨救国会,白宫将以国宾之礼貌欢迎蒋夫人,如同四年前接待英王乔治六世的礼节。罗斯福因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不良于行,留在车内,其夫人则到月台欢迎蒋夫人。车队浩浩荡荡开往白宫,从车站到白宫的路上,无数的美国人和华侨争相向蒋夫人挥手、欢呼,和罗斯福夫妇同车的蒋夫人在车内亦频频挥手还礼。蒋夫人精神极好,神采奕奕,与三个月前来美时的一脸病容,判若两人。
蒋夫人抵达华府第二天,2月18日,可说是她生命史上的一个大日子,她要在众议院发表一篇相当重要的演说,这篇演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到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前景,亦将左右美国人民对中国的看法。更要紧的是,她必须把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情况,生动地介绍给美国国会和美国人民,以唤起美国朝野对中国的同情与更进一步的支持。此外,就宋美龄个人而言,这不仅是她一生中最重大的一次演讲,也是最具关键性的一次公开活动,她个人的形象和声望,端看她在国会山庄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