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20
1两白银,等于现在的多少呢?——30年代,上海普通老百姓三口之家,收入大致是300两白银(大洋)。其生活水平相当于目前年收入3万余元的家庭购买力。由此看,当时一两白银等于现在100多元人民币。以这样折算,等于当时每平方米要现在的人民币5600元,购买的吃力程度,相当于目前的每平方14000元。但当时上海人口只有目前的四分之一,买房基本没按揭。所以上海的房价收入比从来就是这么高。
广州独门小院售180银元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家住海珠区南田路南村的市民区天相先生祖祖辈辈定居于此地。区天相称,其祖先在这一带曾拥有七所房子。
区天相手中留有几张从民国11年(1922年)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54年)的地契,记录着一段段历史。其中一张1922年的卖地契约显示:民国那时,一栋位于如今市中心,并且带有私家庭院的50平方米“封闭式”独门小院成交价为180银元。
从字面意思上推测,这是一所有着完整间隔,由四面墙壁围起的一个庭院,砖瓦木石结构的私人宅院。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俨然是一座“豪华”别墅。
民国时期究竟有着怎样的货币状况呢?据史料记载,民国政府于1914年推出了“国币条例”,确定以银元为中华民国国币。民国11年,物价与币值相对稳定,还没出现货币急剧贬值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