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27
开幕典礼后,香港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响应“一碗饭运动”,认销饭券及代销饭券非常踊跃。不少工会组织和社会劳动阶层也自动奋起认销饭券。据香港《华商报》7 月8 日的报道,认销者中有洋务工会80 碗,华人机器会100 碗。太古船坞工友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仍以血汗换来的17.22 元(港元,下同)全部认捐。丽山餐室认销饭券500 张,该餐室老板并对“一碗饭运动” 提出建议,认为只要全港酒家起来共同认销饭券,则10 万碗也可完成。28 日,香港热心社会事业的李一谔以500元现款捐购英京酒家饭券10 张。中外绅士以数百元、一千元购买一张饭券者,也不乏其人。为配合开展“一碗饭运动”,7 月10 日、11日一连两天,香港中央戏院放映反映美国华侨开展献金运动支持祖国抗战的电影——《一碗饭运动》。该片系由香港大观声片有限公司制作的粤语片。为了达到更大的宣传效果,香港各主要宣传媒体均刊登了电影广告。
29 日,香港《华商报》出版《一碗饭运动特辑》。何香凝亲笔为特辑题名,保盟中央委员会委员、“一碗饭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克拉克,保盟中央委员会委员、英国著名记者贝特兰为特辑题字。夏衍、马国亮、张友渔、路明、王莹、于伶等著名文化人在《一碗饭运运特辑》上发表文章,大张旗鼓地宣传“一碗饭运动”的意义。
7 月底,保盟特别印制了各种精良的传单和标语,遍贴港九码头、车站及娱乐场所,使市民一看便明了“一碗饭运动”的意义。8 月1 日,宋庆龄为“一碗饭运动”题词:“日寇所至 骨肉流离 凡我同胞 其速互助”。香港一些报章也以显要位置刊登保盟主办的“一碗饭运动”的广告。8 月1 日至3 日,“一碗饭运动”在香港13家酒家同时举行。这13 家酒家是:英京酒家、乐仙酒家、龙泉酒家、广州酒家、汉商酒家、天燕餐室、小祗园、金星酒家、金门酒家、南京饭店、北极餐室、怡安茶居、丽山餐室。
1 日晨,上述捐助炒饭的酒家均布置一新,保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廖梦醒和其他工作人员到各大酒家巡视。中午,热心认购炒饭的各界人士前往各酒家就餐。乐仙酒家在门口布置的一幅白布上书“爱国之门”四字,进了这个门,在孙中山的遗像下面,端端正正地摆着三个分别为赭红色、淡青色、碧绿色的古碗,这是老板珍藏几十年的古董,平常极少示人。该酒家特别设计了一个大碗的爱国炒饭,内有淡水鲜虾肉四两、鸡肉粒四两,叉烧粒四两,鸡蛋六只,丝苗白米饭一斤。在门前贴出一张告白:出100 元买券一张,即可享用这顿爱国饭,以酬答热心诸君之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