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0
设立都指挥使、都虞候的还有帐前军,这应该也是庄宗、明宗两代帝王重点建设的亲军部队。这类亲军,除地位较高外,其兵力也应相当雄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后周、北宋之殿前军的前身。亲军,基本变成了一般军队的代名词,皇帝自然就会加强“私军”建设。这和藩镇时代,加强亲军建设,别无二致。
捧日军,最早是一支梁晋夹河对峙时,投降过来的梁军部队。朝城(今山东莘县西南)之战,原属河东亡命汴梁的梁军客将右先锋指挥使康延孝,率百骑来归,将梁军底细和盘托出。庄宗当即解下身上的宝带,赐给康延孝,并以其所部为基础,组建了捧日军。观其事迹,颇让人怀疑,此公本是河东奸细。
契丹直,顾名思义,就是一支契丹族骑兵部队。古来,中原王朝都有招募能征惯战的边地民族,充实军队的传统。契丹族是马上民族,能骑善射、骁勇异常。唐朝曾大量招募契丹人从军,中兴唐室、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李光弼就是契丹族,其父李楷洛与李楷固、骆务整等契丹骁将,也都是中唐名将。而沿边的河朔藩镇,因为地缘优势,招募蕃兵、蕃将更为便宜。安禄山有契丹族为主体的曳落河,赵德钧的幽州镇,甚至还有一支名为“银鞍契丹直”的骑兵部队。后唐屡败契丹军,也将俘获的契丹降军组成部队。最多的一次,定州(今属河北)战役后,明宗两败耶律德光,俘获甚多,从中挑选了五千多名健壮精兵充实到“契丹直”中。由于契丹军战斗力很强,此后的中原王朝,甚至到了北宋熙宁年间,都还保留了契丹直的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