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0
至此,神策军才正式成为中央禁军。其后,由于多次保驾有功,神策军受到朝廷高度重视,经过多次整顿补充,实力大大增强,遂分为左右两厢,兵力之强为北衙禁军之冠,成为禁军主力,扈从天子的亲军。最高峰时,神策军的兵力曾达到了十五万人。
神策军的实际最高指挥官——护军中尉和中护军,均由皇帝的亲信宦官充任。这样,自上而下形成一套独立的组织和指挥系统,确立了唐朝皇帝通过宦官对这支军队的绝对控制,有力地维护着唐朝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力量。唐末藩镇林立,对抗中央,而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一百多年的封建统治得以继续维持,除了经济上得力于江南八道财赋的支撑,政治上能巧妙地刊用藩镇间的矛盾、牵制外,军事上则主要还是靠了神策军发挥积极作用的。但是,这必须是在皇帝有绝对权威,足以驾驭宦官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反之,尾大不掉,宦官反而可以利用神策军擅权不法,乃至废立皇帝。
唐朝历史上,有七位皇帝是由宦官扶上宝座的。如穆宗由宦官梁守谦、王守澄拥立,文宗由宦官王守澄、梁守谦、杨承和拥立,武宗由宦官仇士良等拥立,宣宗由诸宦官拥立,懿宗由宦官王宗实拥立,僖宗由宦官刘行深、韩文约拥立,昭宗由杨复恭、刘季述等拥立。有的宦宫甚至依仗军权,可以任意杀害皇帝,如宪宗即为宦官陈弘志所杀,敬宗亦为宦官刘克明等所杀。这些拥立或杀害皇帝的宦官,大都是掌握实权的神策军中尉。
升格为中央禁军后,神策军的主要职能:一为警卫京师,一为奉敕讨伐。禁军职能的变化,使“禁军”这一概念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此前,禁军是单纯就天子的近卫扈从而言的皇家禁卫军,至此,则名不符实,成为与藩镇军队相对立的,由封建中央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的军事名称。此后,这一名称为五代和宋朝军队所沿袭,成为封建国家正规军队的专称。
出自芒砀山麓,一个初级小学教师家庭的无赖小子朱温,经过数十年征战,在唐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后梁王朝,它的禁军制度与唐代大不相同,开创了五代与北宋兵制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