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汽车 > 产业 >

热门推荐

车市反垄断高潮迭起 经销商称车厂更该罚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2

  8月2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对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其中,对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业处罚8.3196亿元,对日本精工等4家轴承企业处罚4.0344亿元,合计罚款12.354亿元。

  而就在几天前,德国三强ABB(奥迪、宝马和奔驰)也接连“中招”。

  8月17日,江苏省物价局的消息显示,对奔驰汽车的调查已经掌握了相关证据,确定奔驰汽车对下游的零部件价格和售后保养价格进行控制,属于典型的纵向垄断。此前,宝马品牌经销商已经先人一步领到罚单。随即,奥迪方面也承认其在华垄断行为违法,并表示愿意接受处罚。

  经销商:不应只罚我们

  8月13日,湖北省物价局召开规范汽车销售中的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通报了武汉4家宝马4S店协商统一收取PDI检测费(即新车检测费)构成价格垄断协议的违法行为,并依据《反垄断法》对4家宝马经销商给予行政处罚,罚款总金额达162.67万元。

  湖北4家宝马经销商因价格垄断被罚后,有传言称,国内多数4S店限价限区域销售的做法也涉嫌纵向垄断,或将被罚。

  汽车垄断主要包括横向垄断和纵向垄断。所谓横向垄断是指多个经营者形成价格同盟;纵向垄断是指经营者(汽车厂商)将交易相对人(经销商)向第三人(消费者)转售商品(整车或者零部件)的价格固定化,或者限定最低价格。

  四川某豪华品牌4S店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车厂对4S店限价限区域销售的做法很普遍,这些都是依据《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进行的,如果要罚,那也不能只罚经销商,对经销商的处罚应该是其次的,处于利益链上游的车厂才是主流。

  一位行业权威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办法》下,车厂和经销商的利益并不平衡,经销商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和被控制地位。车厂将车卖给经销商很容易地实现了利润,却很少再考虑经销商的困难,此次反垄断调查,车厂应该是被调查的主要对象。

  此外,该权威人士称,之所以此次反垄断调查都是江苏、湖北等地的物价局打头阵,而非国家发改委,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在调查时更有积极性,一方面罚款收缴后归地方所有;另一方面,被调查的车厂都不是当地企业,不会对当地经济产生影响。

  “目前,经销商的生意很难做,卖新车根本不赚钱,只能靠售后服务挣钱。”上述4S店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近年来,售后服务的利润开始下降,尤其是此次反垄断调查开始后,经销商都下调了零配件价格。该负责人说,无奈之下,公司只好开始拓展二手车业务。在该4S店,《中国经济周刊》发现,新调整后的汽车常用备件价格都被裱装并挂在了大厅的墙上,该店销售的几乎所有车型的备件价格均有下调。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