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4
遭遇“不可抗力”近三个月,尽管近期“市场有所恢复”,但调整仍是日系车企的必修课。
“从生产经营整个链条上去面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涉及到产供销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不一样的。”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冯兴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市场、宣传、生产、供应链等都要进行或大或小的调整。因为影响要完全消除,很难预计要多长时间。”
当一切都重归于平静,值得反思的问题是这一轮日系车企“大萧条”中,受伤最深的是谁?“丰田今年全球产量要达到1000万台,按照中国市场卖100万台受影响30万台,这个数字对丰田不算什么,但是对我们而言,痛苦是没有办法言说的!”冯兴亚说。
实际上,按照目前合资车企都以50:50的比例组建,理论上中外双方损失一样大,但中国投资方盘子小,而且合资车企不像国际品牌车企面向全球,只针对中国市场,感受到的压力也更加大。以日系合资为主的广汽,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到自主品牌的发展上。
同时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格局,在短短三个月内发生了巨大改变,日系合资车企本身的变革也被“不可抗力”推到台前,以日产为代表的激进与丰田为代表的谨慎两条道路,在未来数年内可能重新检验。
重看双线治理
如果不是外力影响,丰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大体都会按照丰田模式的节奏走下去。
广汽丰田在2006年正式投产后,曾创下广丰速度奇迹。其在第一个产销整年的2007年,凭借唯一款车凯美瑞销量冲上了15万辆的高峰,这在当时被称为中国汽车界的一个神话。今年广丰已经定下了35.2万辆的年销售目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表示,“本来日本地理位置近,文化容易沟通,产品价格相对合理,应该是我们首选的合作对象,应该发展得最好。”但2008年后,广丰错失了一些机会。“中级以下的A级车型和小型A0级市场的快速崛起,合资公司对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时广丰没有抓住。”
业界质疑丰田在中国市场过于保守导致了这种状况。广丰在其发展的6年时间里引进了四款车国产,分别是2006年、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引入的凯美瑞、雅力士、汉兰达和逸致。但在广丰内部形成的共识是,丰田并没有不重视,因为凯美瑞和汉兰达都丰田为美国市场开发的热销车型,雅力士是丰田的一款全球战略车型。
丰田原本也踏准了中国市场的节奏,小型车雅力士引入正是中国市场中小型车大当其道之时,但并没有获得预想的市场反应,“即使是小型车,消费者也更喜欢大一点的。而中国销售的雅力士就是原版的全球车型,丰田生产不出中国人所要的小型车,所以丧失了小型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