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7
因此,在此次文件中,除了七大重点内容,还包括了四项保障措施。其中重点提到,推动签订长期合同,有序发展以资本为纽带的合资经营,形成海运企业与货主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稳定关系;发挥财税政策支持作用,参照国际惯例,完善有关国际海运的财税政策,推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运输效能提升。
“我们期待的是,包括财税支持这样实际的问题能不能尽快得到解决。”前述人士指出。
集约化与规模化
《意见》关于海运业转型升级和深化改革的提法,因契合改革背景尤受关注。
针对目前海运业“规模不小、实力不强”的现状,如何提高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和活力,是转型升级、改革开放追求的目标所在。
“航运业其实是一个开放度最高的行业,也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在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鼓励兼并重组的大背景下,航运业的开放没有特别之处,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引人深思的是,面对近几年出现的海运业史上罕见的“漫长低谷”,国内航运企业出现巨亏、退市、暂停上市等情形;但航运大鳄马士基却亮出了靓丽的成绩单。
“马士基为什么能快速走出低谷?因为它率先意识到了思路的转变,商业模式的转变,从原来的销售第一转变为成本第一。如今的航运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运价透明,单纯价格战失去了意义。如今比的是集约化、规模化,为什么会有P3联盟、CKYHE联盟等航运联盟?都是为了提升效率。谁先转变,谁就领先。”吴明华向记者表示。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何建中重点对航企的集约化、规模化做出了阐述。何建中称,集约化的经营,就是要考虑边际成本的控制,投资决策的风险,以及对市场的把握和投资方向的选择等。
对于海运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何建中指出,对比海外的航运强国,规模化经营最大的好处就是边际成本低,能够实现在市场中经营效益的控制,也能够形成比较好的市场网络,特别是在风险和市场出现危机的时候,抗风险的能力要强得多。
“贯彻落实《意见》,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推进企业的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真正提升国际竞争力,使我们的海运企业能够由大变强,真正成为海洋强国和海运强国。”何建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