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0
即便如此,有消息称,今年排队上市的内地发展商依然为数众多,其中包括国瑞地产、力高地产、金辉中国、重庆协信、山东金山地产等中小型发展商。
此外,还有部分内地发展商选择借壳的曲线方式。今年前三个月,已有吉林广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实华集团、中国绿景地产控股、山东青建发展有限公司等开发商完成了在香港买壳的举动。
在一个上市的非最佳窗口期,中小开发商仍然前赴后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开发商对融资的渴望,而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则在于内地面向房地产行业的信贷逐步收紧以及高成本融资难以为继。
前述已上市内地房企高管表示,今年内地的银根相对去年会稍微宽松,但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却会收紧,而且资金会更多地流向大型发展商。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多数未上市的小型开发商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有限,银行贷款曾是唯一的融资渠道,但小型开发商要从国内银行获得开发贷可能须支付20%的利率,如果转向信托融资取代银行贷款,成本还要更高。
随着土地成本不断上升,房地产业的利润率逐渐下降,再以15%~20%的利率融资对于中小型开发商而言已经难以承受,于是这些开发商前赴后继涌向香港谋求上市地位以打开融资渠道。
对于这些中小发展商而言,IPO只是第一步,其后的再融资才是上市更重要的目的所在。但要在目前的市况下通过发债实现再融资,这些中小发展商仍然面临两难的选择。
近期宁波最大房企浙江兴润置业资不抵债,触发债券市场对内房股的忧虑,超过六成的内房股已发行美元债在二手市场的价格跌破了发行价,这意味着若新股发债,将面临不得不上调票息的压力。
“近期内房股债券价格大幅下跌,投资者对新债的兴趣下降。” 华富嘉洛证券定息产品部副总裁黎偲偲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二手市场,恒大地产、雅居乐这样的大型发展商债券收益率如今已经达到7%~8%,这意味着如果中小发展商要发行债券,需要支付很高的利息才能吸引债券投资者,这会导致他们融资成本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