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8
海运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跨国运输方式,海运通道构成当今世界经济地理的关键节点。
中国即将参与一项直线距离超过3000公里的跨国铁路项目,这大致相当于现有的广州到哈尔滨的铁路运营距离。
2014年7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了为期十天对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和古巴的访问。
其间,中国、巴西、秘鲁三国在7月17日发布联合声明,宣布三国将开展跨越巴西和秘鲁、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洋铁路”项目。这是中国领导人近年来对外访问期间所提出的最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设想。
“两洋铁路”从巴西东海岸的大西洋沿岸到秘鲁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直线距离在3000公里以上,实际铁路走向距离会更长。
“两洋铁路”并非今年首次提出。2011年,时任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访问时就曾透露,哥伦比亚希望同中国合作建设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干运河”,也就是“两洋铁路”,但此后这一消息没有了下文。
声明没有提及线路走向、投资比例、运营模式等具体细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两洋铁路”的指向是要打破美国实际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对太平洋、大西洋航运的垄断地位,从而使中国在联通非洲、拉美、太平洋之间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国内主要官方媒体如新华社、中新社,以及大量港台媒体在报道“两洋铁路”时都援引专家分析,指“两洋铁路”就是“陆上巴拿马”,不少媒体还直接在报道标题中直接使用“打破巴拿马运河垄断”的表述。
这 反映出中国正在谋求全球性大国地位上时的考虑,不仅要和更多国家建立紧密的政治、经济联系,更要通过实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打破西方确立的全球经济地理格局,为自身地缘政治战略提供实体支撑。
意在打破海运三大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