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1
当坦克于1916年出现在欧洲战场的时候,它注定将成为地面战场的主角。尽管大英帝国第一次投入索姆河战场的坦克只有微不足道的42辆,但是它无以伦比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已经让德国人感到恐惧。隆隆作响的坦克轧过德军的战壕,成为步兵最大的敌人。稍后,德国也研制出自己的坦克。而为了对付这种可怕的怪物,各个国家都竞相寻找打击坦克的手段。从此以后,坦克与反坦克兵器的博弈就成为战争史发展的主线之一。
德国在索姆河首次遭遇坦克之后,就对反坦克作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1917年11月的康布雷(Cambrai)战役当中,尽管英军依靠坦克取得胜利,但是有100辆丧失作战能力的坦克落入了德国人手里。其中30辆被修复,成为了德军装甲部队首批坦克之一。在对这些战利品进行了匆忙的测试之后,德国人发现只要在弹壳中加入大量碳化钨,就可以击穿英国坦克的装甲。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在英国增厚了坦克装甲之后,这一招就不灵了。后来随着战事的进行,德国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展出一套较为有效的反坦克战术。德军方面要求步兵在面对坦克的时候要保持沉着,并且采取措施构筑反坦克壕。甚至还专门印发了反坦克作战指导手册。
由于早期坦克技术上的不成熟,因此它们很容易被榴弹炮以及工兵的手榴弹摧毁。同时,专门的反坦克兵器也出现在战场上。德军最早的反坦克兵器是位于奥伯恩多夫大名鼎鼎的毛瑟工厂制造的,称为M1918式。这种13mm口径的单发步枪直到1918年才投入使用。由于该枪过长,考虑到反应速度,德军还为其配置了专门的两脚架。其子弹的枪口初速超过800米/秒,在220米的距离外能够击穿25毫米的装甲。尽管其效能不错,但是此时德国战败已经成为定局,毛瑟反坦克枪也无力回天。
战败之后,德国军队被《凡尔赛和约》限制在10万人的规模上。协约国不允许德国拥有任何重型武器,但是德国却在暗地里发展这些技术。由于被剥夺了研发进攻性武器的权利,于是德国大力发展防御性武器。在这个时期,反坦克作战战术得到较大发展,而单兵反坦克武器也小心翼翼地被研制出来。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武器,在未来的大战当中,德国步兵的反坦克能力才被发挥到极致。下面,我们将对二战时期德军主要的单兵反坦克兵器作一番简要介绍。
由于德国在一战时候就已经研制出了专用的反坦克步枪,因此二战时期,德国又继续发展已经逐步成熟的反坦克步枪。其他国家也研制了大量的反坦克步枪。实际上,反坦克步枪也只是利用了早期坦克防护薄弱、机动性很差的缺点,再加上早期反坦克手段也比较少,因此也曾红火了一阵。德军在战争初期还将库存的M1918式毛瑟反坦克步枪拿出来继续使用。但是由于装甲目标的装甲防护越来越完善,运动速度也越来越快,反坦克步枪开始显得过时。因此在后期的作战当中,德军的反坦克步枪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偶尔德军狙击手也会直接使用反坦克步枪来消灭敌军火炮防盾后的炮手。德军在二战当中使用的反坦克步枪主要包括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