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二战中苏联陆军编制的发展:席卷东线的红色军团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7

 我们军迷平时所说的编制在军语中的正式名称为“军队编制”,军语中并没有“编制”这个条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对“军队编制”一词的解释为:“保障军队最有利的编成、各种武器和各军兵种最适宜的结合、高度的战斗准备和胜利实施战斗行动之能力的军队编制单位的序列。军队建设的一部分,它包括军队的所有环节--各军、兵种,专业兵和勤务部门的分队、部队、兵团和军团。”由此可见,军队编制就是军队各级单位和各种武器装备的结合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东部战线的反法西斯作战任务基本上是由苏联红军承担的。而苏联红军地面作战的绝大部分作战任务,是由其陆军完成的,其战争规模之大、军队人数之多和编制装备之复杂是历史罕见的。截至卫国战争胜利的1945年5月,苏联红军的总人数达到了11365000人。如此众多的人数和巨大数量的武器装备,只能通过合理的军队编制形式才能发挥其战斗威力。苏联陆军在战争期间的军队编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变化过程,最后才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本文试图对二战期间苏军陆军军队编制的发展变化作一较清晰的总结,以供广大同好参考。因为苏军坦克兵(机械化兵)军队编制情况另有文章介绍,所以本文只介绍苏军陆军除坦克兵以外其他军兵种的军队编制情况。

1.jpg

    方面军

    方面军在苏军中是指武装力量的战略战役军团,通常于战争开始时组建,用于完成在陆战区数个战役方向(有时是一个战略方向)上的战略战役任务。方面军是苏军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其中往往还包括若干空军部队。从这个意义上说,方面军并非是单一军种军团,但其主体力量还是陆军部队,所以本文将其列入一并叙述。

    方面军一般只在战时组建,其前身和组建的基础是战前的军区。在战争爆发前夕,苏军共有16个军区。战争爆发后,其中的5个军区即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和敖德萨军区分别改组为西北方面军(辖第8、第11和第27集团军)、西方方面军(辖第3、第4、第10和第13集团军)、西南方面军(辖第5、第6、第12和第26集团军)、北方方面军(辖第7、第14和第23集团军)以及南方方面军(辖第9和第18集团军)。光是战争第一阶段就有12个方面军组建并投入战斗。战争期间方面军的数量曾达到15个,战争后期随着战线的缩短,方面军数量逐步减少。
苏联方面军并没有固定的员额和组织编制,其员额和组织编制视战略战役任务的重要性、作战地区地形特点等因素决定,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方面军战斗编成差异很大。战斗编成较小的方面军包括2~3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若干个兵种、专业兵和航空兵兵团,如战争初期的南方方面军。战斗编成大的方面军则包括8~9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3个坦克集团军、1~2个空军集团军、数个坦克军、机械化军、骑兵军和大量各兵种、专业兵兵团(部队),如战争末期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各方面军的人员数量和装备数量差异也很大,战斗编成小的方面军包括10~20万人、坦克数百辆、火炮和迫击炮1000~2000门、飞机150~200架。战斗编成大的方面军则有人员70~80万人、坦克2000~3000辆、火炮和迫击炮1万~1.4万门、飞机2000~3000架。由此可见,苏军方面军并没有可以遵照执行的固定的编制表,其战斗编成完全依具体情况而定,使得苏军各方面军编成情况有很大差别。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