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被争论不休的理论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1

 在一个“后殖民批评”盛行的时代,对很多人来说,重提已经过世/时的保守主义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似乎已经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可是,在今天,伊斯兰世界与其他地区的关系依然重要,很多问题仍然在持续发展演变。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方面,亨廷顿的确是一个怎么样都无法忽视的学者,他所提出的问题和他的种种洞见,无论你赞同还是反对,都将对认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助益良多。大师的思想是从来都不会“人亡声息”的。

    一、重提亨廷顿的契机

    2009年1月,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在达沃斯论坛上“发飙”,强烈谴责以色列;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罗针对“穆斯林世界”的演说,以温和的对话姿态宣讲了美国的新主张,希望能够与穆斯林世界有一个“新的开始”。还是6月,在伊朗总统大选中,属于强硬保守派的艾哈迈迪·内贾德以63%的高得票率获得连任。随之,以穆萨维为代表的反对派开始猛烈抨击大选期间的选举作弊和官方压制策略,由此,掀起了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罕见的街头抗议行动,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被迫宣布对部分选票进行抽检,以期安抚反对派,伊朗似乎正处于另一场“颜色革命”的边缘;此前不久,在黎巴嫩,亲西方的政党也获得了议会选举的胜利;7月,土总理埃尔多安对乌鲁木齐发生的“7·5”暴力事件再次口出狂言。

1.jpg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些迹象似乎表明,务实的亲西方派正在改变伊斯兰世界不同地区的内部局面,那里的原教旨主义势力似乎正在日益削弱;但在土耳其这样的世俗主义国家,温和的伊斯兰复兴势力正在使这个国家日益“绿化”(伊斯兰化),并力图在伊斯兰世界重建威望;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且不论奥巴马“旋风”是否已经过时。

    无论我们是否赞同上述判断,目前,如何看待伊斯兰世界的内部变化,以及如何看待西方(尤其是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又成为一个新的热点问题(更准确地说,它一直都是热点)。我们认为,在当前这种情况下,重提亨廷顿似乎是一个必然和自然之举。

    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

    关于亨廷顿,读书人都不会太陌生。亨氏在1993年首次提出“文明冲突论”后掀起了轩然大波,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译介到中国后,也迅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9·11”之后,亨廷顿的理论则一度引领世界舆论。曾极力批判亨廷顿的阿贾米后来竟也公开向亨氏致歉。亨廷顿于2008年圣诞节前夜不幸与世长辞,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称他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知识界的巨匠之一。”亨廷顿逝世后,他的同辈和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写了一些纪念他的文章,读来让人感动。我们了解到,亨廷顿是一个蛮有个性的“斗士”,是一个讲课并不生动的老师;他的激情深埋于内心,却充分地流露于其作品的字里行间。半年前,关于亨廷顿的讨论在国内也颇热络了一阵子,一个明显的差异是,过去那种狂躁的批判和质疑态度开始逐渐地被理性的声音所取代。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