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明朝首辅高拱为何仅当了7天托孤大臣就遭罢免?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5

  难怪胡应嘉能够参倒两个侍郎、两个布政使,原来他挑出来的过错都是我们今天看来无关紧要,但在嘉靖皇帝看来却是天大的事情——有什么事情比为皇帝祈祷更重要,有什么事情比侍候皇帝更重要呢?高拱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上疏辩解。第一,臣在西苑的直庐,宽敞明亮,规格甚至超过前后首辅严嵩、徐阶,臣一直受宠若惊、诚惶诚恐,怎么可能嫌其狭小呢?至于把家搬到西安门外,是因为家贫无子,又没有雇用健仆,住得近一些,取用衣食比较方便,可以更好地为皇上服务。第二,近年来,学士们前往紫皇殿为皇上祈祷,都是用直庐的器物,祈祷完后即带回,这已经成了惯例。这些器物现在都在西苑直庐,随时可以接受检查。高拱在理直气壮为自己申辩之后,不免也对胡应嘉进行反击。

  这也就是高拱的性格,受不得委屈。但这一辩驳,在言官们看来,在御史和给事中们看来,就是失“大臣体”。你作为大学士,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应该不吭声,应该接受朝廷的调查,应该相信朝廷会给你一个公平的交代,犯得着你自己喋喋不休吗?幸亏这个时候嘉靖皇帝已经病入膏肓,既没有和高拱计较,也没有和胡应嘉计较。

  但是,尽管嘉靖皇帝不计较,后来隆庆皇帝也不计较,性格倔强的高拱却咽不下这口气。他抓住一个机会给胡应嘉小鞋穿,将其革职为民,并因此和徐阶在内阁当众吵了起来。因为高拱认为,看上去是胡应嘉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徐阶在幕后操纵,徐阶就是胡应嘉身后的黑手,就像当年他是把严嵩赶下台的幕后黑手一样。这样的公开争吵,在当时的内阁还十分罕见。进了内阁的都是谦谦君子,即使有矛盾,也是背后下工夫,暗中设陷阱,很少有如此公开干仗的。高拱也因此捅了马蜂窝,徐阶的威望还在,言官更是不好得罪的。所以,北京、南京的御史和给事中纷纷上疏,弹劾高拱挟私报复,没有大臣的体统。内阁是国家的政务中枢、清要衙门,不能让这种人继续在内阁混下去。更要命的是,南京的科道甚至给高拱“拾遗”。

  “拾遗”这个事情在明朝可了不得。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