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多尔衮为什么执意娶朝鲜国的公主?多尔衮几个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9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一、皇太极时期的朝鲜政策以及多尔衮与朝鲜的交往

  (一)、皇太极征服朝鲜及多尔衮与朝鲜王廷关系的建立

  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在萨尔浒一战扭转了对明王朝的攻守关系,作为明朝藩属的朝鲜也首次在与女真人的较量中品尝到失败的滋味。后金对明占据了战略进攻的地位,由此开始了后金对朝鲜的经营。

  努尔哈赤后期,包括皇太极在内的部分后金贵族认为“不可置朝鲜而先攻辽东”,已经认识到朝鲜在明清战争中占据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朝鲜的战略地位,一方面是出于军事的需要,辽东战役中溃败的明军,退至朝鲜境内,是为毛文龙部。大批辽东难民也相继越江逃至朝鲜北部。这些汉军、汉民对后金的后方产生相当大的威胁。此外,朝鲜宫廷政变的结果对后金政权极为不利。天命八年(1623),朝鲜发生宫廷政变,主张怀柔、保持中立的光海君被废,仁祖即位,义理派掌握了朝政。朝鲜王廷表示要与明朝“协力讨虏”,加大了对明军毛文龙部的粮草军需的支援,同时极力备战,形成后金后方的军事威胁。另一方面是出于经济的需要,明清战争导致后金失去与明朝的交易渠道,后金已经不可能再从明朝方面得到生活、生产用品,朝鲜的贸易地位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朝鲜成为后金军民生活生产用品以及贵重消费品的主要来源,而朝鲜对这种贸易的故意刁难使后金方面不堪忍受。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原因,而不是政治原因导致后金决定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

  皇太极在继承努尔哈赤即汗位不久就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战略:在巩固后方稳定的基础上,在辽西走廊上与明军决一雌雄。稳固后方的主要行动就是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势、进军朝鲜,一方面企图摧毁毛文龙部明军基地,一方面威胁朝鲜,以图瓦解明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并将朝鲜变成自己的军备物资供应基地,其谋略是主动遣使议和与军事威胁并举。天聪元年(1627年),皇太极命阿敏等人率军进入朝鲜,后金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一路南进,直指汉城。毛文龙军逃往皮岛,朝鲜国王携王室、大臣逃往江华岛。朝鲜屈从于后金的武力威胁,迫不得已与后金议和,虽仍然维持与明朝的宗藩关系,却不得不与后金建立“兄弟之国”的邦交关系。多尔衮此时年纪尚幼,没有参与这次行动。

  天聪七年(1633),皇太极向诸大臣出了一道政论题:“征明及朝鲜、察哈尔三者何先?”这是一次对后金进攻战略的整体思考,也是统一思想的战前动员行动。从后金王公贵族奏议来看,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攻击明朝、争夺天下。时已成为一旗之主的多尔衮也参与了讨论,他认为:“宜整兵马,乘糓熟时,入边围燕京,截其援兵,毁其屯堡,为久驻计,可坐待其敝。”朝鲜并不是主要问题,但是可以看出,皇太极总是把朝鲜放在整个战略中来通盘考虑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