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多尔衮为什么执意娶朝鲜国的公主?多尔衮几个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9

  朝鲜虽被迫与清朝签订了城下之盟,但它无论是从感情还是礼制统治的需要出发,它仍暗中奉明朝为自己的“上国”、明朝皇帝为唯一“天子”。朝鲜仍与明朝保持秘密往来,朝鲜渔民充当了信差的角色,为双方传送书信。

  清崇德三年(1638),清廷令朝鲜发兵五千人助攻,朝鲜王廷以侥幸心理缕陈困难,刻意拖延,最后没有按期到军。清帝震怒之余,“责世子从军,且令直自移书于平安兵使,调兵入送。”又派敕使赴朝严责朝鲜国王:“不意二年之间,顿忘活尔之恩,反以朕为食言。自王以外,再无妄言者也。朝鲜国王发现“此事实系存亡”,赶紧派大臣赴沈阳请罪。清帝认为罪在其臣:“今观王之诸臣,如胶柱鼓瑟,偏泥章句,不知顺时达变,只为王累耳。”清廷对朝鲜王廷的基本认识是“主弱臣强”,因此通常会把责任推委到其大臣们的头上。

  清崇德五年(1640)初,朝鲜“备陈国王病日益痼,乞以大君交替,欲见世子于生前。”多次呈请之后,清太宗先派满月介赴朝审视国王病情属实,然后准许世子东还省亲。而似乎作为回报,清太宗同时命令:朝鲜水师五千名、船一百十五艘、装载军粮米一万包到锦州前线报到。但朝方声称:大部分“遭风”沉没或“为石所坏”,又有部分船只被明军发觉所俘,才前进到盖州一线,“仅存船二十五艘”。清廷怀疑朝鲜方面与明朝暗中交接,假装交战,将原拟运送清军的军粮大部转送给了明军。清廷还暗中了解到,在此期间朝鲜朝野上下掀起反清浪潮,甚至听说朝人“槌碎三田渡碑石云矣”。而朝鲜暗中修筑南汉和平壤等城碟、以及马夫达在出使朝鲜后暴毙等事件,更加深了清方的疑忌。在此情形下,两国关系骤然紧张。于是清廷派出了庞大的“查勘敕使”使团,以侦探朝鲜的虚实。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