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1
在宣宗即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三次对京畿之内的民人,进行政治赦免与恩赏,这一态势,足以说明的宣宗所继承的北京城,远不是那么那么太平。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宣宗所应对的问题,不仅仅是来自乐安州汉王朱高煦的挑战,他更为忧心的,应当是这个沙盘之上的北京城的断裂。明宣宗所作的一系列努力,换取了短暂的回报。
1426年,朱瞻基亲征叛乱者朱高煦。在讨逆之前,朱瞻基事先公布朱高煦的罪行,其中一项,是乐安州使臣要求皇帝诛杀户部尚书夏原吉。而永乐、 洪熙与宣德三朝重臣夏原吉,正是宣宗即位之际京城各项仁政的执行者。朱高煦的谋反理由,显然是对成祖靖难起兵的拙劣模仿。京城之中,出现了空前一致的团 结,民人为朝廷主动提供战马者,不在少数。
对于北京城来说,一年前的人心汹汹,似成过去。明宣宗的平叛工作,进展得也相当顺利,大军兵临安乐州,朱高煦出城受缚。随后,宣宗在军界查出山 东都指挥使靳荣、天津卫镇守都督佥事孙胜、山西都指挥张杰、杨云等与朱高煦勾连,这些都是军中的高级将领,而整个朱高煦谋反案,总共被诛杀者640余人。 人数之众,大概是明洪武蓝玉案之后,牵涉军界高层最为广泛的案件。
1426年,这大概是明帝国定都北京的两百二十余年中,难得的团结之年。而在明王朝的大部分时间中,北京城仍是一个通过政治权力强制捏合并创造出来的沙盘,它时刻有崩裂之虞,这将在往后的两百余年中,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