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揭秘:1976年中的第一篇悼词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8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在那段悲痛的日子里,“四人帮”更加变本加厉地攻击周恩来,妄图实现他们的阴谋。他们不准人们佩黑纱,不准戴白花,不准开追悼会,各种娱乐活动要求继续进行。这一切,无疑加剧了人民群众对“四人帮”的仇恨。人们无处寄托自己的哀思,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为了表达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抗议那些无理的禁令,首都百万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久久地伫立在十里长街,默默地哭送总理的灵车。

  关键时刻“四人帮”干了两件愚蠢事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在那段悲痛的日子里,“四人帮”更加变本加厉地攻击周恩来,妄图实现他们的阴谋。他们不准人们佩黑纱,不准戴白花,不准开追悼会,各种娱乐活动要求继续进行。这一切,无疑加剧了人民群众对“四人帮”的仇恨。人们无处寄托自己的哀思,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为了表达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抗议那些无理的禁令,首都百万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久久地伫立在十里长街,默默地哭送总理的灵车。人们把自己制作的花圈献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朗诵自己撰写的祭文。周恩来总理去世不久的一天晚上,北京市总工会工人理论组副组长、北京市机械配件公司干部曹志杰和理论组的几位同志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广场上处处是花圈,人头攒动,整个广场上的气氛显得格外沉闷和压抑。这一切使他们深深地感觉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从那天起,曹志杰和理论组的一些同志就经常到天安门广场,通过观察那里的气氛来了解全市的民心所向。

  1976年初,工人理论组的部分同志被抽调出来,集中到陶然亭附近的北京市总工会干校。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以“五四一厂”的白纸坊礼堂为主要讲台,进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以及在全市工人中开展“文化大革命好”的宣传教育。在他们对广大工人进行“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深深感触到工人群众对“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尤其是对江青的反感和憎恶。工人们经常向他们反映,工厂企业中的广大工人群众对他们的宣传极为不满,认为他们没能反映工人阶级的思想和感情。当然,广大工人群众对“四人帮”,对“文化大革命”不满的话语更是不断地传到理论组来。当他们在大会讲台上宣讲时,不少工人干脆走上台来,直接向他们提出对“文化大革命”的质疑和不满。曹志杰回忆,记得一次他们正在白纸坊礼堂进行毛泽东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宣讲时,一名工人就直接走上台来,质问:“你们说现在的形势是‘莺歌燕舞’、‘流水潺潺’,这符合事实吗?”对此,曹志杰和理论组成员无言以对。工人理论组的人员来自工厂企业,他们同广大工人群众的心是相通的。面对广大工人群众的质问和不满,大家很感憋闷。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