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8
一天晚上,曹志杰和理论组的几个同志饭后聊天,在发了一通对“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不满后,孙惠提议清明节时到天安门广场向总理敬献花圈,反击“四人帮”。她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他们连夜进行了分工:由孙惠负责起草悼词,由殷绥冬负责找书法好的人写挽联,由郄承志和夏增志等人负责制作花圈。为了防止单位领导阻止这项活动,他们决定对外尽量保密,白天进行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工作不能停,这项活动主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第二天晚上10点多,孙惠把起草好的悼词交给曹志杰。曹志杰看后感觉有点平淡,针对性不够强,便在悼词中特意加上了“誓与党内外的资产阶级血战到底”和“您的遗志自有后人继承”两句话。当时,人们对于悼词中的话语是非常敏感的,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悼词中说的“资产阶级”,指的就是祸国殃民的“四人帮”。
制作花圈,松枝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在采摘松枝的过程中,夏增志还遇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市总工会干校附近只有陶然亭有松枝,他到陶然亭采摘松枝时,被陶然亭的工作人员当场抓住,受到严厉斥责。但当他把情况向那位工作人员解释清楚后,那位工作人员非但不再斥责他,反而帮助他采摘,临走还一再叮嘱他,如果不够再来。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在那段悲痛的日子里,“四人帮”更加变本加厉地攻击周恩来,妄图实现他们的阴谋。他们不准人们佩黑纱,不准戴白花,不准开追悼会,各种娱乐活动要求继续进行。这一切,无疑加剧了人民群众对“四人帮”的仇恨。人们无处寄托自己的哀思,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为了表达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抗议那些无理的禁令,首都百万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久久地伫立在十里长街,默默地哭送总理的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