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5
囚禁光绪皇帝的瀛台
设法让光绪自然死亡,或者加速他的自然死亡过程,这慈禧轻而易举就能做到,慈禧之所以暂时没让他死,那是因为他的存在并不影响慈禧的掌权,慈禧自信完全能够控制住他,当然,考虑天下的物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慈禧需要慢慢考虑对策。此后的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的进攻,不得已下的西逃,这些事接踵而来,打乱了慈禧的步伐、计划,使她不得不重新审视光绪的作用。
对光绪来说也是这样,在从最初被囚的愤怒焦躁中冷静下来之后,光绪应该想过今后的出路,或许他会想到出逃,但是,长于深宫的光绪对外面的世界十分陌生,在此之前,他从没有出过北京,逃出深宫后该怎么办,步行还是乘车?怎样隐匿身份躲避追捕?怎样获得食物?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为光绪从没有以非皇帝的身份干过这类事,对京城之外的江湖世界,他一无所知,没有最起码的感性基础,这会加剧他对出逃的恐惧感。
金庸的《鹿鼎记》中,有一个从小在明代深宫中长大的陶宫女,身怀武功。当明代灭亡,满清的皇帝搬进紫禁城后,陶宫女还是一直偷偷住在紫禁城里,她因事与韦小宝结识,韦小宝请她加入天地会,希望她出了深宫,行走江湖,陶宫娥却说:“我从小在宫里长大,想来想去,只有在宫里过日子,才不害怕。外面世界上的事,我什么也不懂。”韦小宝担心太后不利于她,陶宫俄说:“皇宫地方大,我找个地方躲了起来,太后找不到我的。”
光绪的情况和陶宫俄极其类似,光绪对外面世界的事,也是一窍不通,他熟悉的,只是深宫,在宫中,他的心理上感觉是妥切的。虽然在宫中时时要面临慈禧的威胁,但统观种种情况,暂时还没有生命安全的问题。在宫中,由于慈禧的虐待,饮食不如意,住处也寒酸,可逃到了外面,景况或许比这儿更差。
很可能光绪在进一步深思熟虑之后,觉得还是逃离深宫,摆脱慈禧的魔爪要更好一些,但此时外面又闹起了义和团,华北大地上一片喧嚣,义和团的人马来去,高喊着“灭洋”“杀大毛子、二毛子”,而光绪就是他们要杀的目标之一,到此刻,光绪自然更感到只有宫中比较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