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野史秘闻 >

热门推荐

解密:光绪被幽禁后为什么不逃跑?或为情所困?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5

  寇连材的日记出自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近来多有人对之提出诟病,认为言过其实,将慈禧说得太残酷了,不符合事实。但我觉得该日记内容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慈禧不管怎么说也是个女强人,在光绪幼小之时,慈禧对他有所关爱不庸置疑,但到了少年时期,慈禧对他严加要求,应该是可信的,至少应该有可信的成分。光绪长大后事要做皇帝的,自然不能像其他富贵人家的孩子那样娇惯溺爱,而慈禧本身也不是那种母爱横溢的人,她是个刚猛狠毒的妇人,对光绪严要求、多呵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光绪究竟也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中间少了亲子间的那种纽带。但慈禧对光绪并不是不管,不是置之不理,她的管以严厉为主,比如给光绪定家规:每日必须向她下跪问安,不命之起身,就不能起来。如果犯错或者逗惹慈禧生气了,就要罚他常跪,等等,慈禧的管理温情的成分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是比较少,母爱的成分很少,而严厉训斥的成分多,这显然不利于光绪的正常成长,不利于他健康性格的形成。


  在慈禧的刻意安排下,光绪皇帝身边的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所有左右近侍,止宜老成质朴数人,几年少轻桃者,概不准其服役”,这些老成质朴之人,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不敢乱说乱动是肯定的,他们做光绪的佣人保姆,是很称职的,但他们绝不可能成为光绪的玩伴。所以光绪皇帝不只难以享受正常家庭的那种温馨,人生中最宝贵的阅历他也没有。寻常市井小儿玩的那些游戏,乡间少年之间的追逐戏耍,光绪都没有经历过,他的人生阅历简单贫乏得难以想象,虽然他从小就有帝师翁同和教导读书,但翁同和是个读书人出身,他教给光绪的,只能是圣贤之论以及治国管理天下的学问,其他学问光绪是学不到的。

  光绪从小长到大,不但从来没有逃跑过,亦且从来没有想过逃跑这个词,恐怕也没有人在他面前提过这个词。虽然当初在宫中他只是一个小孩子,可他的名份是皇帝,即便有宫女太监陪他玩耍,在玩耍中必定会顾及他的身份,决不敢玩到疯狂的程度。光绪或许愿意那样,但有严厉的慈禧在,那个宫女太监敢引诱皇上疯狂玩耍?人生的很多体验、经验,都是在童年少年时候形成的,市井小儿乡间少年有足够多的机会体验“逃跑”,学习如何逃跑,以及懂得在何种情况下必须逃跑,他们的这些体验和经验,或许是他们一辈子的财富,但是光绪没有这种体验和经验,光绪的脑子里也就没有“逃跑”这个概念。

  乡间的小儿,在孩提时,随了伙伴们去偷梨偷枣,或者嘴馋了,晚上相约去偷西瓜,这类活动是他们的游戏内容之一,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他们的恶作剧,在这类游戏或恶作剧里,小儿们学会了蹑手蹑脚悄悄地行走,学会了用树木的阴影、瓜曼瓜叶等物来掩护,学会了被发觉时如何拼命逃跑,学会了被抓住时怎样大说好话讨饶,市井间的小儿于乡间小儿的恶作剧也差不多,不同的是环境由乡间换到市井而已,但是可怜的光绪欠缺这个。因为慈禧对他太严厉了,严厉到了残酷的程度,光绪的童年、少年时代,别说没有这个时代应有的游戏和快乐,身为皇帝,他竟然在很多时候连吃饱肚子也成问题。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