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野史秘闻 >

热门推荐

解密:光绪被幽禁后为什么不逃跑?或为情所困?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5

  太后之将奔也,皇上求之曰:“无须出走,外人皆友邦,其兵来讨拳匪,对我国家非有恶意,臣请自往东交民巷向各国使臣面谈,必无事矣。”太后不许。上还宫,著朝服欲自赴使馆。小阉奔告太后。大后自来,命褫去朝服,仅留一洋布衫,严禁出户,旋即牵连出狩矣。(王树枏《德宗遗事》)

  想来光绪是皇帝,其观念究竟与市井小儿和乡间小儿不同,或许他认为偷偷摸摸的事不是帝王应该干的,所以宁愿被囚被杀,也不愿违背心中的价值观念。这样的一个皇帝,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又有点心酸。如此看来是光绪自己不想逃,从来没想过逃跑,因为这违背他的价值观念。

  在西狩路上,光绪也有逃跑机会,那是在过洋河时,当时洋河水大涨,波涛滚滚,连桥也冲毁了,慈禧一行不敢贸然就涉水而过,遂到附近找当地人作向导抬舆,沿着水浅处才敢缓缓而过。慈禧太后害怕洋人追赶,对那些当地人说抬她过河,到了下一处有重赏,那一干人自然是先抬慈禧的肩舆过河,其他官员太监之辈当然是随着肩舆以保护慈禧的安全,而把光绪的肩舆仍在河岸边不予理睬,此刻跟随皇帝的,只有忠于他的肃亲王善耆。《德宗遗事》记载了这段事情:

  文武官校及内侍等全班随太后舆过河,仅剩皇上一舆,支杵留于此岸,舆夫之外,尚有一个臣,则肃亲王善耆也。肃王心以为诸人送过太后,必分班渡回助抬乘舆,久之,望彼岸全班拥护远去无影矣。上在舆中忿极,向肃王大发雷霆。肃王奏曰:“臣是皇上的人,臣知皇上生平因好着急,吃亏多矣。事已至此,臣劝皇上以后莫轻着急。”上不语。肃王乃往村中求村人助抬而过,直至追及太后舆,末见诸臣有一人回迎。可见若辈平时之习惯矣。

  那些人只顾巴结慈禧,此时哪有心思理睬光绪。肃亲王善耆无奈下,到附近村上又求人帮忙,这才将光绪抬过了河,赶上了慈禧一行。由此事看,光绪在西狩路上逃跑的机会不是没有,但问题是光绪压根儿就没想过逃跑,他是不屑于做逃跑这类事的,宁愿公开向慈禧说要回北京。这件事是肃亲王善耆亲口告诉王照的,王照还怪怨肃亲王失策,说当时为何不抬了皇上直接回北京复政?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