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9
登陆和反登陆作战,本是最为惨烈的作战类型,一般来说,反登陆方都会依靠防御体系———包括岸边阵地和海上袭击,使处于不利条件下的登陆方腹背受敌,遭到沉重打击,甚至登陆失败、全军覆没,中外战例中不乏此种情况。但日军在花园口和荣城的登陆都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而在安逸平静的状态下得以完成。除了中国陆军作战不力外,关键是放弃制海权所致。
荣城既失,威海门户洞开,很快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成为瓮中之鳖。军舰大部分被击沉,剩余镇远以下十舰被日军俘获,海军提督丁汝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自尽捐躯。变节将领率众投降,计5124人。2月17日上午,日军举行受降仪式,旗舰松岛军乐队高奏日本国歌“君之代”,全体官兵齐集甲板,欢呼雀跃。清政府经营20多年的北洋海军,李鸿章钟爱备至的嫡系部队,就这样灰飞烟灭了。面对中国近代海军的覆灭,怎不让人扼腕叹息,沉思不已。
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战略原因,教训十分沉痛。但我们对此不要苛求于古人,因为中国长期形成的大陆意识根深蒂固,在国家安全战略中树立起海权意识需要漫长的过程,甲午战争交了学费,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在当今世界的现代化战争中,制海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内涵也扩大了,延伸到制水下权、制空权,甚至制太空权。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作用更加重要,而牢固树立制海权的战略思想仍然是最具决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