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汽车 > 产业 >

热门推荐

破解进口汽车中国式暴利:6个月赚500多亿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9

  进口车企在中国特许经营环境下的“蛮横”还远不止于此,这在一个自称为市场经济的国家是难以容忍的,但长期以来,受现有特殊政策照顾,进口车企在中国以特殊的方式挣得盆满钵满,却理直气壮、心安理得,反垄断执法机构到了该“亮剑”的时候了。

  如何遏制进口车企暴利

  笔者认为,暴利的存在并不利于市场稳定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面对进口汽车的暴利问题,监管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遏制。

  首先应尽快修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

  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当是修改现行的以4S店为基础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根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现状,制订出既符合自由贸易准则,又能够在国内形成充分、有效竞争的经营模式,那就是要放开汽车进口、销售和维修的市场准入机制,鼓励汽车线上销售、线下维修的一条龙服务,彻底打破可能形成价格垄断的各种制度因素,铲断进口车企获取暴利的根源。

  其次是加强在进口汽车领域的反垄断执法力度。“在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调查和依法惩处,是遏制进口汽车暴利的方法之一,只有从司法层面给相关暴利获益者以沉重打击,才能让获益者的行为得以收敛。同时,还应在此基础上,完善举报查处机制,强化对进口车市场垄断行为的舆论监督和法制监管。

  其三是加强自主品牌汽车扶持力度。

  假如自主品牌汽车在质量上和技术上都能够达到进口汽车的水平,由于自主品牌汽车和进口汽车相比,在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人改变对进口汽车的消费习惯和依赖。因此,需要政府能够多方位加大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扶持力度,从根本改变进口汽车在中国汽车销售市场的份额,从而通过市场改变进口车企获取暴利的局面。

  总而言之,特许经营的合理适用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当特许经营与垄断经营相结合时,便会对经济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在进口汽车领域,由于特许经营赋予进口车企及其总代理商更多的特权,使得国内进口汽车在进口、整车销售、零部件供应和维修等诸多环节难以形成充分、有效的竞争,从而出现进口汽车在国内价格畸高的怪象。

  因此,相关机构在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的同时,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改变进口车企特许经营模式入手,尽快修改相关规定,彻底打破可能形成价格垄断的各种制度因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进口汽车暴利的问题。

  汽车业掀起反垄断浪潮: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