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0
尽管李书福多次带领吉利“走出去”,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但要实现“造大家买得起的好车”,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引进来”。
“现在通过并购等一些特殊方法,迅速提高吉利的研发能力。吉利派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到瑞典哥德堡参与研发,培养大量的中国汽车研发工程师,”李书福说,“大家协同起来,慢慢来推动吉利自身研发能力的提升。”
并购后,双方陆续签署了“沃尔沃汽车公司向吉利汽车公司转让技术协议”等一系列技术合作协议;去年9月,吉利和沃尔沃共同在瑞典哥德堡的欧洲研发中心正式运营。
“实现这些大的战略构想以后,现在吉利跟沃尔沃又联合成立了一个研发中心,”他说,“这种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一定能够给吉利研发渠道的提升和研发成果的取得提供很多便利。”
吃不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从“四个轮子+一个沙发”再到“四个轮子+一块电池+一台电脑”,李书福对于汽车的理解从来都简单但前卫、精确。“一块电池”代表了汽车的新能源方向,而“一台电脑”则代表了汽车的智能化方向。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代表特斯拉,李书福在多个场合已经表达了“特斯拉未必是汽车业方向”的观点。
“什么时候才能造出能充一次电跑400公里的电动车?”现场有观众提问。
“这个问题很简单,多放一块电池就可以了。”李书福笑答,“目前电动车市场的问题并不在技术。我们始终认为,纯电动汽车在价格、性能、可靠性、使用经济性、便利性等各方面,如果跟传统汽车比起来有很大差距的话,这个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少,我们吃不准。如果油价继续上涨,那纯电动车一定有很大的潜力。”
李书福表示,吉利与沃尔沃在电动车方面,将采用由电油混合向纯电动方向发展的方式过渡,不急于投入纯电动车量产。
而汽车的智能化也是吉利与沃尔沃紧锣密鼓研制的一大方向。李书福透露,沃尔沃生产的一款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开始全球最大规模的试驾。谈到汽车的自动化,李书福很有兴致,“以后汽车无人驾驶不是不可能,比如人在这里,通过你的电话让车子从你家里跑到这里来,这都是可以的。但是这个要到2020年左右,也不远了。”
《《《
李书福的新汽车观:互联网是“知己”电动化、智能化是大方向
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征程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仿佛已经成为一个符号。3年多前,由他所一手导演的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如同一个现实版的童话故事演绎。
仅过去短短几年,2013年沃尔沃已实现盈利,销售稳步增长正走向重振。有了沃尔沃的助力,吉利的转型道路上也愈加走得顺利,已成为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走出去”的标杆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