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汽车 > 人物 >

热门推荐

李书福谈新汽车观 汽车将是一个移动终端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0

  NBD:现在关于汽车企业“合资股比是否应该放开”的问题,已成为时下的热点和焦点话题。中汽协秘书长董扬曾对此表示反对,但不少行业专家则认为,这种50%∶50%的政策如不改变,将严重束缚中国汽车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和进步,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李书福:我认为,合资股比完全可以放开。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现在确实已经到了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就像一些做父亲的人,总是担心孩子长不大,总是担心孩子会走错路,客观地讲,孩子也得成长,也就是说中国的汽车工业也得成长。如果多几个孩子的话,也就是说如果多几个汽车公司的话,让大家都来参与竞争,一个摔倒了,另外一个可能不会摔倒,它可能会吸收那个摔倒的教训,可能会走得更好。

  当然,我也理解董扬先生,他从保护汽车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所表现出的是强烈的忧虑感,这个我完全理解。但是,如果大家都躺在一个保护的环境中,形不成一种忧患意识,感受不到不进则退的现实压力,那么就不能顺利发展。

  我今天讲这个话并不是站在一个汽车公司的角度来说。为什么?因为股比完全放开,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对吉利没有任何好处,现在就这几个汽车公司相互竞争,吉利已经感觉压力很大了,如果完全放开,压力一定会更大,吉利所面临的挑战一定会更加严峻。

  但从我国整个汽车工业的竞争力,以及用户的利益出发,我还是要提这样的建议。当然,从一个汽车公司的角度出发,也不能因为面对挑战,就寻求政策的保护,因为这样做最终形不成竞争力,政策保护下的产业很难走向世界的。只有在一种更加公开、透明、公平的竞争环境里,才会出现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

  因此,我个人还是倾向尽最大可能早日放开股比,让有能力的企业能够生存下来,更好地推动自主品牌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得到锻炼和强化。

  谈企业发展:吉利走大众化、沃尔沃“放虎归山”

  NBD:谈到市场竞争,最近两年,自主品牌汽车的竞争力明显在上升,但也有观点认为,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高潮已经过去,自主品牌今后会面临更大的市场冲击。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这对吉利未来的发展规划会不会有所影响?

  李书福:这个话讲得非常有道理,分析得也很到位。自主品牌要参与竞争,就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开发新产品,控制成本,改善服务。

  企业在这些方面做得好才能生存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总量的增长,始终在短缺经济里开展生产活动,只要生产产品就有人买的时代已过去了,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已进入了供大于求的历史时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