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4
合资股比的争论还在继续。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第三次就合资股比问题公开发表意见。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当月例行的信息发布会上表示,“汽车业不要对外开放更大,维持现状,合资继续,同时对外深化合作而不是扩大开放“。
之前,董扬曾两次就“汽车合资股比“问题在其博客撰文,反对态度鲜明,社会反响强烈。中汽协作为连接政府与车企的桥梁单位,也许早已对政策动向有所了解。
“合资股比问题再次被提及,与中央目前提出的‘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有关。“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透露,目前中央正筹划与一些国家进行双边投资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为了适应新的改革开放格局,有些政策需要调整,汽车业的合资股比政策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近期,中汽协曾组织汽车生产企业多次就合资股比问题进行研讨,并对外发出了全称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同意放开汽车整车生产领域外资股比限制的意见》的文件。不过面对“二次入世“的压力,汽车业能否还会有加入世贸时的“侥幸”?
中美再次回到谈判桌
与多国启动双边投资谈判,美国首当其冲。现在美国在做两件事:一是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二是推动跨太平洋的战略经济合作伙伴协定(TPP)。
前者涵盖大部分欧洲国家,已经于2013年6月启动,预计2015年完成谈判,2016年获得美国国会和欧洲议会批准后生效。协定将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市场以及美政府采购市场,同时,双方将加强农业和工业领域标准制定合作,以及加强数据保护、汽车、制药等行业规制合作。
德意志银行曾在2013年发布研究报告称,TTIP是美欧应对中国实力提升而采取的防御性策略,将创造全球重量级经济体之间最自由的商业关系。有数据统计,一旦TTIP完成签订,美欧之间每年的贸易总额将达到4500亿欧元左右,约合人民币3.8万亿元,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
除了TTIP,TPP也被视为美国对中国贸易关系的一次新“围剿“。该协议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2010年美国加入TPP后,大刀阔斧修改原协议内容,希望通过加入TPP,实现其在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主导权。
对于TPP学术界曾有过争议,有人认为它是美国人遏制中国的新招儿,中国不能参与;也有人认为,中国不应用意识形态的、政治的观点看待经济问题,而应用开放的心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王志乐的观点属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