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热门推荐

外媒关注四中全会:6个方面阐述依法治国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4

香港《明报》19日称,四中全会将对“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有所回应,但并非“一揽子解决方案”。大体上四中全会还是对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及措施的具体化,其成果和意义要在中国的发展阶段中考察,而不会有超越阶段的“大跃进”。

也有人对四中全会的“法治”提出质疑,纽约大学教授科恩17日对法新社说,韩非和商鞅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治派代表人物,可见依法治国“并不代表国家必然会向民主化发展”。他还举例说,斯大林在1937年也说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部稳定的法律”。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社会学系教授毛寿龙1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反映了中西方学者在国家治理问题上的不同侧重点。对中国而言,撇开国家建设或者法治去谈民主是不现实的。就好比北非的“茉莉花革命”,在国家建设和法治遭到破坏的前提下,他们所争取的民主也是不切实际的。商鞅和韩非的年代是不重视个人权利的,与当代中国尊重个人权利的法治,完全是不同概念。

反腐败有望制度化

四中全会的另一看点是反腐。据法新社报道,四中全会将有205名中央委员和170名候补中央委员参加,还有“最令人生畏”的国内监督机构——中纪委官员参加。美国雅虎新闻网等媒体纷纷报道称,周永康看来将在四中全会上被逐出共产党,会上中纪委将报告关于周永康腐败的调查事实,为对其进行法律诉讼铺平道路。消息人士还称,四中全会将撤销蒋洁敏、李东生、万庆良、李春城、王永春等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委的资格,此外为加大军队反腐力度,中央军委将增补一位军委委员主管军队纪检工作。

新加坡《联合早报》19日报道说,对于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推进反腐制度化,外界普遍寄予厚望,但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反腐从治标转向治本依然挑战重重,关键在于对权力的监督尚未独立。

韩国《每日经济》19日报道称,本次全会上很可能新成立“国家反腐败总局”,作为中纪委的下属机构直接主导各种反腐行动。“俄罗斯之声”报道称,四中全会将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反腐巅峰”,或将成立一个新的、独立的反腐机构。《华尔街日报》17日发表题为“反腐机构在中国获得权力”的文章称,中共正在思考改变反腐策略,把运动式打老虎改革变成制度性、长期性地调查官员腐败。俄罗斯《独立报》17日发表题为“中共改革并不意味着自由化”的文章称,四中全会确定依法治国,这在中共党史上是首次,此举是为了达到任何官员都不能滥用权力的目的。中国领导人将利用毛泽东和古代圣贤的经验、而不是西方经验进行改革。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