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热门推荐

外媒关注四中全会:6个方面阐述依法治国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4

打破经济发展的司法瓶颈

据媒体分析,四中全会强调“法治”和“反腐”,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为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攻关”。

《华尔街日报》18日质疑称,随着中共领导人准备召开又一个年度重要会议,投资者最好是回顾一下去年他们所做经济承诺的进展。去年在三中全会上,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不过,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深化改革绝非易事。结果一年过去了,在房产税立法等方面却几乎没有行动,文章还称,中央正在避开那些可能会给银行、大型国企等既得利益者带来真正成本的改革。

但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19日对香港《南华早报》说,相信四中全会将解决三中全会遗留的最艰巨的改革任务,“如果在法制改革和司法独立方面再不取得进步,要想在改革重组中排除利益集团的干扰就会非常困难。”罗奇说,“地方政府权力的分散和滥用”导致了资源的错误配置和扭曲的激励机制,而结束这一局面必须依靠依法治国的推进。

《南华早报》19日报道称,尽管四中全会主要将聚焦政治事务,像司法改革和党内机构改革,但据悉党的领导层也将制定广泛的税收和财政改革的框架,包括发行地方政府债。香港《明报》19日报道称,由于去年三中全会定下年前国企上缴三成利润目标受到抵制,这次全会将强力推进国企改革。

路透社19日的报道认为,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将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公平的机会。此前中国法官经常响应的对象是当地政府和机关组织的商业群体,今后私营企业和境外投资者将拥有更多公正的机会。英国《金融时报》也说,四中全会将促成更多客观的商业纠纷审判。香港《新报》19日称,地方政府非法征地,是近年来存在的严重问题,土地问题直接影响民生及社会稳定,杜绝非法征地,相信也是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重点目标。

四中全会与往届不同

香港《经济日报》18日发表评论指出:四中全会届届有,今年大不同。历届四中全会从召开时间看,均位于承上启下的“中间年份”,故会议主题大多讨论较为务虚的党建问题,偶尔也会讨论涉及国家发展的重大课题。不过,今年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似乎有所不同,不仅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而且会议亦从过往较侧重于务虚的讨论转为务实为主,其中更可能包括一些重大的人事调整。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通常每一届中央委员会要召开七次全体会议,也就是从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一中全会一般选举总书记等新一届领导人,选举政治局常委,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成员等。二中全会,则是在全国两会换届前召开,主要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三中全会在二中全会当年的第四季度召开,一般讨论“大题目”、重大决策,最受人关注。四中至六中全会在此后每隔一年的第四季度召开,审议当年各种事务。七中全会一般是新的全国代表大会的预备会。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