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4
当战略核潜艇庞大黝黑的身躯出现在眼前时,记者禁不住心跳加速--百余米的修长身材,硕大而浑圆的脑袋,高高翘起的尾巴,像鳍一样外张的升降舵……伏波静卧的“深海巨鲨”,不怒自威。
这是中国核潜艇部队组建42年来,第一次向外界揭开神秘面纱。金秋时节,《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这支最为神秘的“杀手锏”部队,零距离体验中国核潜艇官兵的战斗生活。
90昼夜深潜海底数万里
“只要一艘战略核潜艇,就可以让一个现代化国家退回石器时代。”军事学家这样的断言,也许过于绝对,但毫无疑问,核潜艇是一个国家大国地位的象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在战略家看来,“世界上有一种安全最可靠,那就是让敌人知难而退。”即使一个国家遭受毁灭性打击,只要有一艘战略核潜艇潜藏在水下,就可以给对手最有力的报复。作为我国核反击的主要力量,核潜艇是名副其实的和平盾牌。
上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国家赤裸裸的“核讹诈”,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果断发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号召。1970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诞辰日这一天,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在建军节这一天,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服役。1985年11月,403核潜艇悄然驶出港口,开始了我国核潜艇首次最大自给力考核试验。
核潜艇一次装料可以航行几十万海里,决定续航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是人员的耐受性和设备的可靠性。水、阳光、空气,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可对于长航的官兵来说,这三样是最为昂贵的“奢侈品”。长时间水下生活,艇员们体质明显下降,许多人出现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血压降低、腿腰疼痛、大腿根部溃疡……
到第70天时,已经超过了法国核潜艇67天的纪录。是到此止步,还是继续前行?艇长孙建国、政委常宝林作了一次“民意测验”,官兵们一致选择“继续航行”。
90昼夜,数万海里,官兵们一举创造了新的长航纪录。这次长航,显示了中国核潜艇具备良好的机动性、隐蔽性、适航性、可靠性,标志中国核潜艇作战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极限潜航艇体嘎嘎作响
1988年4月,404核潜艇奉命执行极限深潜任务。在世界核潜艇历史上,极限深潜曾导致灾难性惨剧。然而,中国核潜艇要具备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力,必须闯过这道“鬼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