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1
尤其是这些军训并不一定能为承训部队带来直接好处,比如增拨大量训练经费——而按照规定学生的训练是免费的,只支付必须的伙食、住宿费用。各承训部队虽然在台面上都会说自己有多喜欢这差事,意义多么重大,但真心想法如何并不难猜。
由于训练资源严重不足,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军训内容就是军姿、齐步走、左右转最后加个正步,训练间隙扯着嗓子拉几首歌;在太阳底下捱上几天后,给校领导演个山寨版的阅兵式就算了账。
那些能在军训最后几天安排步枪射击——哪怕是子弹全部由教官提前压好、标尺调好、快慢机定好,只是让学生趴倒了扣个三五响扳机的学校,都称得上是有良心、有勇气、有担当了。
实际上缩水的不仅是内容,很多中学军训往往只有一个星期,甚至只进行3到4天的也不算少见,可谓即无质量又无数量。这种情况下别说军事技能或者见识眼光,就算是简单的集体意识和服从纪律意识也很难培训出来;更何况一次集训完成以后,学生就再次进入了放羊状态,就算前面稍微培养了一点东西,也很快就烟消云散。
这种情况下要求学校、家长、社会去高度认同学生军训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他们不认为这纯属瞎折腾给自己添乱就算很开明了。
假期的集中军训尚且如此,那些按政策要求本应该安排在正常教学时间内开设的国防教育课程下场就更加可怜;直到现在,估计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
教育引导的匮乏又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对于军事的兴趣,近两年湖南长沙市对几所高中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37%的学生关注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占25%,而关注军事新闻的仅有12.6%。5个学生里超过4个对军事不感兴趣,怎么可能指望学生群体对军事训练抱有积极而热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