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1
既要尽可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政策上规定的学生军训内容,又要使各部队在正常训练战备活动不受明显影响;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在城市附近兴建专门的学生军训基地,各个学校的待训学生分批轮流参训。
而且基地内训练也可以有效解决校内军训的很多弊端:比如没有军事气氛、内务训练无法正常开展、军事训练受到各种意外干扰——比如此次皇仓中学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归责于极个别教师的不负责行为。
新建专用基地,可以解决的并不仅仅是军事技能培训上的场地器材瓶颈;它同样能解决目前军训中军事知识理论、政治思想教育水平太低的问题。
然而理论水平较高的军官,哪怕是最低一级的少尉,在军队中都是骨干人员;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抽离,军队必定要陷入半瘫痪的状态。这种原因下,参与学生军训的教官主体往往以士官,甚至是士兵和国防生为主。
由于这些教官自身的相关水平就比较有限,要他们教育学生知识理论、尤其是思想政治内容的课程难度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可行性——尤其是面对高校新生时。而在专用基地中,由于采取分批轮训制度,承训教官的总人数大为减少而且是长期从事这一工作;完全可以由军事教育专业的军官来指导学生的军事训练,其效果是现行体制所无法比拟的。
事实上现在学生军训中,学生、校方、教官三者矛盾中有不少都是因为教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佳导致的。一般来说,有着未来军官身份、接受军事专业高等教育的军校学员组成的教官队伍整体素质最好;而那些作风优良、素质过硬部队出来的现役士官和士兵又次之。
而皇仓中学这样的,甚至连现役部队的教官都请不到,只能通过人武部寻找退役、预备役人员充当教官;或是联系地方军训机构安排业务。这些长久不受军纪约束,而且多受社会习气感染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个别道德品质比较败坏的人,更是近年以来一些军训冲突事件的罪魁祸首。此次皇仓中学事件中,教官素质水平不高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高标准的军训成果必然要通过高标准的场地器材和教练人员来实现。从2001年以后,我国对于国防教育普及的范围和质量要求一直在提高;然而继续保持现行体制的话,每年的新生还是必定会出现集训时间撞车的现象;这种情况如果还想取得好的军训效果,新生总人数其对于场地和人员的要求就已经完全超出用钱能解决问题的范畴了。
毫无疑问,新建专用的学生军训基地需要大量的物力和人力成本,但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不花钱能白捡的好事。以湖南省为例,湘发[2012]16号文件要求国防教育的基本标准为市、州不少于30万元;实际上就算一个城市哪怕是高一、大一新生加起来都只有一万人,这一人30块钱的训练成本能练出什么结果?